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贸易保护论文

我国光伏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的成本会计分析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1 引言第14-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9页
        1.2.1 倾销与反倾销的文献回顾第15-16页
        1.2.2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文献回顾第16-17页
        1.2.3 应对反倾销的成本会计文献回顾第17-18页
        1.2.4 文献述评第18-19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页
    1.4 本文的框架第19-21页
2 反倾销及反倾销成本会计的理论概述第21-28页
    2.1 倾销与反倾销的内涵第21-22页
        2.1.1 倾销的概念第21页
        2.1.2 倾销的判断第21页
        2.1.3 应对反倾销的主要裁定结果第21-22页
    2.2 应对反倾销的成本会计核心概念第22-23页
        2.2.1 正常价值的确定第22页
        2.2.2 出口价格的确定第22页
        2.2.3 倾销幅度的认定第22-23页
    2.3 应对反倾销的成本会计作用机理第23-28页
        2.3.1 会计准则差异影响产品成本第25-26页
        2.3.2 成本信息是否公允影响市场经济地位第26-27页
        2.3.3 非市场经济地位下替代国的成本信息影响倾销认定第27-28页
3 我国光伏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案例回顾第28-33页
    3.1 事件背景第28-30页
        3.1.1 我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第28页
        3.1.2 我国光伏产品对欧出口额创纪录第28页
        3.1.3 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第28-30页
    3.2 欧盟对华光伏倾销调查立案第30-31页
        3.2.1 欧洲光伏制造商提起对华反倾销调查申请第30页
        3.2.2 欧盟正式对华光伏反倾销立案第30-31页
    3.3 我国光伏企业被迫应诉第31页
        3.3.1 我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应诉第31页
        3.3.2 展开两轮中欧谈判第31页
    3.4 事件结果第31-33页
        3.4.1 光伏谈判欧盟抛出价格底线第31-32页
        3.4.2 我国光伏企业被迫承认倾销第32页
        3.4.3 解决方案提交欧盟各成员国第32-33页
4 我国光伏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中成本会计问题分析第33-39页
    4.1 我国光伏企业规避反倾销的成本会计分析第33-36页
        4.1.1 未掌握多方光伏产品成本会计信息第33页
        4.1.2 未接轨欧盟成本核算体系第33-35页
        4.1.3 光伏产品出口定价不合理第35-36页
    4.2 我国光伏企业应诉反倾销的成本会计分析第36-39页
        4.2.1 应诉决策判断合理第36-37页
        4.2.2 光伏产品成本信息举证不充分第37-38页
        4.2.3 光伏产品成本信息抗辩不完善第38-39页
    4.3 我国光伏企业跟踪反倾销的成本会计分析第39页
        4.3.1 未积极跟踪进口国及替代国光伏成本信息第39页
        4.3.2 未着手准备承诺结束后的新一轮反倾销诉讼第39页
5 我国光伏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案例启示第39-47页
    5.1 我国光伏企业应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应对反倾销第40-42页
        5.1.1 应构建反倾销导向的成本核算系统第40页
        5.1.2 应完善劳动力成本形成机制第40-41页
        5.1.3 应加强成本会计信息披露应对反倾销调查第41页
        5.1.4 应建立反倾销导向的价格决策机制第41-42页
    5.2 我国光伏企业应合理利用成本信息应对反倾销第42-43页
        5.2.1 应利用成本信息建立反倾销预警体系第42页
        5.2.2 应利用成本会计信息争取市场经济国地位第42-43页
        5.2.3 应注重选择成本信息于己方有利的第三方替代国第43页
    5.3 我国光伏企业应规范反倾销应诉工作应对反倾销第43-47页
        5.3.1 应利用成本收益模型做出是否应诉的合理决策第43-44页
        5.3.2 应培养反倾销会计人才组成专业的反倾销小组第44页
        5.3.3 应寻求注册会计师提供反倾销审计及咨询服务第44-45页
        5.3.4 应把会计工作做到准则形式逐渐趋同下的实质趋同第45-47页
结束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方正证券经纪业务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下一篇:影响股权众筹融资进程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