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1.1.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现状 | 第10-13页 |
1.1.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13-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1.1 信用脆弱理论 | 第17页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9页 |
2.1.3 贷款利率和风险系数的综合效应 | 第19页 |
2.2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 第19-24页 |
2.2.1 国际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传统管理方法 | 第19-21页 |
2.2.2 国内主流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办法 | 第21-22页 |
2.2.3 现代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方法创新 | 第22-24页 |
2.3 《新巴塞尔协议》中对于信用卡风险的相关论述 | 第24-26页 |
2.3.1 信用风险 | 第24页 |
2.3.2 操作风险 | 第24-25页 |
2.3.3 欺诈风险 | 第25页 |
2.3.4 法律风险 | 第25-26页 |
2.4 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第三章 A商业银行城区支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 第28-39页 |
3.1 A商业银行城区支行信用卡业务概况 | 第28-32页 |
3.1.1 城区支行信用卡持卡人基本情况分析 | 第28-32页 |
3.1.2 信用卡信用风险现状 | 第32页 |
3.2 A商业银行城区支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第32-35页 |
3.2.1 受理制卡环节的操作及风险识别 | 第33页 |
3.2.2 贷后管理环节的风险及分析 | 第33-34页 |
3.2.3 不良催收及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及分析 | 第34-35页 |
3.3 A商业银行城区支行风险管理问题 | 第35-38页 |
3.3.1 A商业银行城区支行内部运作流程的问题 | 第35-36页 |
3.3.2 A商业银行城区支行人员问题 | 第36-37页 |
3.3.3 其他问题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A银行城区支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9-45页 |
4.1 优化信用卡贷前审核标准 | 第39-40页 |
4.1.1 优化资信审核程序 | 第39-40页 |
4.1.2 提高资信审核准入门槛 | 第40页 |
4.2 构建个人信用评分模型 | 第40-41页 |
4.3 加强信用卡贷中动态监测 | 第41-42页 |
4.3.1 控制信用卡消费风险 | 第41页 |
4.3.2 鼓励大额专项分期消费 | 第41-42页 |
4.4 做实信用卡贷后工作 | 第42-43页 |
4.4.1 催收工作 | 第42-43页 |
4.4.2 核销工作 | 第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执行A商业银行城区支行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 第45-47页 |
5.1 理顺内部工作流程与职能分工 | 第45页 |
5.2 加速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 | 第45页 |
5.3 加快建立优质消费场景 | 第45-46页 |
5.4 加强技术分析的应用 | 第46页 |
5.5 加快信用卡的EMV迁移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