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2-16页 |
1 引言 | 第16-25页 |
1.1 镉污染及危害 | 第16-18页 |
1.2 植物对镉的耐受机制 | 第18-21页 |
1.2.1 Cd的吸收和转运 | 第18-19页 |
1.2.3 Cd的螯合作用 | 第19页 |
1.2.4 Cd 的区隔化作用 | 第19-21页 |
1.3 基因工程技术在治理重金属Cd污染方面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 CadR-金属镉结合蛋白 | 第22-23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2.1.2 菌株和质粒载体 | 第25页 |
2.1.3 酶、试剂和化学药品 | 第25页 |
2.1.4 相关软件和分析网站 | 第25页 |
2.2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25-27页 |
2.2.1 常用溶液配制 | 第25-26页 |
2.2.2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 第26-2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7-38页 |
2.3.1 拟南芥植物的培养 | 第27页 |
2.3.2 PCR体系及反应程序 | 第27-28页 |
2.3.3 DNA的回收与纯化 | 第28-29页 |
2.3.4 DNA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反应 | 第29页 |
2.3.5 大肠杆菌转化和鉴定 | 第29-30页 |
2.3.6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 | 第30页 |
2.3.7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 | 第30-31页 |
2.3.8 拟南芥的稳定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第31页 |
2.3.9 拟南芥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法 (Edwards法) | 第31页 |
2.3.10 拟南芥总RNA提取 | 第31-32页 |
2.3.11 RT-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 第32-33页 |
2.3.12 q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 第33-34页 |
2.3.1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34页 |
2.3.14 根长和鲜重的统计 | 第34页 |
2.3.15 叶绿体的提取 | 第34-35页 |
2.3.16 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35-36页 |
2.3.17 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36页 |
2.3.18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 | 第36-37页 |
2.3.19 Western blot | 第37页 |
2.3.20 叶绿素的测定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7页 |
3.1 cadR叶绿体靶向载体的构建 | 第38页 |
3.2 cadR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8-40页 |
3.3 cadR转基因植株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 第40-41页 |
3.4 细胞质或质体靶向表达的cadR对转基因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41-46页 |
3.4.1 固体培养基上Cd处理的cadR转基因植株生长表型 | 第41-43页 |
3.4.2 液体培养基上Cd处理的cadR转基因植株生长表型 | 第43-46页 |
3.5 细胞质或质体靶向表达的cadR对转基因植株Cd积累的影响 | 第46-50页 |
3.5.1 cadR转基因植株整株的Cd积累 | 第46-49页 |
3.5.2 叶绿体中的Cd积累 | 第49-50页 |
3.6 Cd对其他金属积累的影响 | 第50-52页 |
3.6.1 整棵植株中其他金属积累 | 第50-52页 |
3.6.2 叶绿体中其他金属积累 | 第52页 |
3.7 对转运蛋白的影响 | 第52-54页 |
3.8 对叶绿素的影响 | 第54-56页 |
3.9 对其他重金属的抗性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61页 |
5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