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策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7页
 一、论文选题背景与依据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三、研究思路、内容架构与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一章 行政问责制概念及其理论基础第17-26页
 第一节 行政问责制概述及内涵第17-20页
  一、行政问责制的概念第17-19页
  二、行政问责制的内涵第19-20页
 第二节 行政问责制的原则第20-22页
  一、权责一致原则第21页
  二、责任原则第21页
  三、法定原则第21页
  四、平等原则第21-22页
  五、公开原则第22页
 第三节 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一、社会契约理论第22-23页
  二、委托代理理论第23-24页
  三、交易成本理论第24-26页
第二章 国外行政问责制的实践及启示第26-34页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行政问责制的主要内容第26-31页
  一、明确划定政府及其官员的责任第26-27页
  二、构建起全方位的行政问责体系第27-29页
  三、明确问责的范围和方式第29-30页
  四、健全行政问责的惩戒机构第30页
  五、规范行政问责惩戒程序第30-31页
  六、建立行政问责配套制度第31页
 第二节 国外行政问责制对我国的启示第31-34页
  一、法律法规完善,行政问责有据可依第31页
  二、注重权力制衡,以其他权力制约行政权力第31-32页
  三、发挥社会力量,以权利监控行政权力第32页
  四、透明科学的程序和方式,为问责提供有力保障第32-34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第34-43页
 第一节 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实践第34-40页
  一、非典后的典型问责案例第34-36页
  二、中央政府关于行政问责的制度建设第36页
  三、地方政府关于行政问责的探索第36-40页
 第二节 我国推行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0-43页
  一、问责法律制度不完善第40-41页
  二、问责制度机制不健全第41-42页
  三、问责主体还不够全面第42页
  四、政治问责机制不健全第42-43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策略第43-59页
 第一节 完善行政问责的法律制度第43-45页
  一、制定统一的行政问责法第43页
  二、健全行政立法责任追究制度第43-44页
  三、完善公务员行政法律责任制度第44-45页
  四、完善行政问责的配套措施第45页
 第二节 建立职权统一的政府责任体系第45-47页
  一、科学界定政府职能第45-46页
  二、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第46页
  三、科学配置政府责任,避免职能交叉第46-47页
  四、明晰公务人员的岗位职责第47页
 第三节 实施行政首长问责制,强化行政责任追究第47-49页
  一、设定行政首长问责的范围第48页
  二、解决影响行政首长问责的难题第48-49页
  三、强化行政首长问责的责任追究第49页
 第四节 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和程序第49-52页
  一、规范问责的主体和客体第50-51页
  二、明确行政问责方式第51页
  三、规定行政问责事由第51页
  四、完善行政问责程序第51-52页
  五、完善官员复出程序第52页
 第五节 推进政治问责,发挥人大作用第52-55页
  一、强化人大对官员的政治责任追究第53页
  二、完善人大的罢免权第53页
  三、完善引咎辞职制度第53-54页
  四、完善人大质询制度第54-55页
  五、完善人大的预算监督作用第55页
 第六节 实施全方位监督,形成问责合力第55-59页
  一、健全司法机关问责第56页
  二、加强行政监察工作第56-57页
  三、加强媒体监督问责第57页
  四、加强其它配套制度建设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个人简历第63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共决策咨询体制存在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非营利组织(NPO)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