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形成 | 第15-23页 |
第一节 社会现实基础 | 第15-16页 |
一、福特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 第15-16页 |
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成功与失败 | 第16页 |
第二节 理论来源 | 第16-20页 |
一、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 第16-17页 |
二、拉布里奥拉:“实践哲学” | 第17-18页 |
三、克罗齐:“政治伦理史”与“消极革命” | 第18页 |
四、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 第18-19页 |
五、列宁:领导权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个人的革命实践 | 第20-23页 |
一、撒丁岛问题,培养革命意识 | 第20-21页 |
二、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开启革命生涯 | 第21页 |
三、领导工厂委员会运动,将无产阶级革命推向高潮 | 第21-22页 |
四、时局转变,为意大利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终身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对葛兰西文化领导理论的基本认识 | 第23-38页 |
第一节 葛兰西关于文化领导权概念的界定 | 第23-24页 |
一、葛兰西眼中的“文化” | 第23页 |
二、作为首要条件的“文化领导权”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四大要点 | 第24-35页 |
一、“自愿的同意”:文化领导权的核心要点 | 第24-27页 |
二、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的实施场域 | 第27-30页 |
三、有机知识分子:文化领导权的承担者 | 第30-32页 |
四、政党:文化领导权的领导力量 | 第32-35页 |
第三节 正确认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 第35-38页 |
一、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否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 | 第35-36页 |
二、如何正确认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看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 | 第38-48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 | 第38-41页 |
一、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38-40页 |
二、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基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而对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 第41-48页 |
一、建构社会大众的自觉认同,丰富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 第42-43页 |
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主导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场域 | 第43-45页 |
三、优化法治工作队伍,提高法治文化建设的组织能力 | 第45-46页 |
四、健全政党组织,提升法治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