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概念阐述 | 第11-13页 |
1.3.1 信访 | 第11-12页 |
1.3.2 信访制度 | 第12页 |
1.3.3 信访救助 | 第12-13页 |
1.3.4 信访救助资金 | 第13页 |
1.3.5 信访专项资金救助制度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7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第17页 |
1.5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2 研究结构 | 第17页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的现状描述 | 第20-33页 |
2.1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的概况 | 第20-23页 |
2.1.1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发展的背景 | 第20页 |
2.1.2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的运行机制 | 第20-21页 |
2.1.3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的实施效果 | 第21-23页 |
2.2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的实施流程 | 第23-25页 |
2.2.1 信访救助对象的确定 | 第23页 |
2.2.2 信访救助案件的审核 | 第23-24页 |
2.2.3 信访救助资金的发放及管理 | 第24-25页 |
2.3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问卷调查 | 第25-33页 |
2.3.1 问卷调查对象 | 第25页 |
2.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25页 |
2.3.3 问卷设计 | 第25-26页 |
2.3.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26-27页 |
2.3.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3页 |
3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3-38页 |
3.1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3-35页 |
3.1.1 涉诉涉法信访救助案件数量居高不下 | 第33页 |
3.1.2 重复访现象严重 | 第33-34页 |
3.1.3 信访救助方式单一 | 第34页 |
3.1.4 符合救助条件的信访案件审核通过率比较低 | 第34-35页 |
3.2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3.2.1 上访人自身因素 | 第35-36页 |
3.2.2 地方政府及信访相关部门因素 | 第36页 |
3.2.3 工作机制因素 | 第36-38页 |
4 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完善的对策 | 第38-42页 |
4.1 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 第38页 |
4.1.1 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 第38页 |
4.1.2 加强工作人员的政治学习 | 第38页 |
4.2 提升上访人对信访救助的认知 | 第38-39页 |
4.2.1 加强与上访人的沟通 | 第38-39页 |
4.2.2 加强对信访救助工作的宣传 | 第39页 |
4.3 建立健全信访救助的相关机制 | 第39-40页 |
4.3.1 建立救助息访不再受理机制 | 第39页 |
4.3.2 建立多种救助方式相配合的长效机制 | 第39-40页 |
4.4 畅通单位部门间的配合协调 | 第40页 |
4.5 建立稳固的信访救助资金来源 | 第40-41页 |
4.5.1 加大财政资金筹集的力度 | 第41页 |
4.5.2 发动社会各界捐款 | 第41页 |
4.6 强化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 第41-42页 |
4.6.1 建立专项资金档案管理制度 | 第41页 |
4.6.2 建立专项资金登记造册制度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A:庄河市信访救助工作调查问卷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