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0页 |
1.2.2 纳米改性沥青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原材料 | 第15-21页 |
2.1 基质沥青 | 第15-16页 |
2.2 纳米材料 | 第16-19页 |
2.2.1 纳米氧化物 | 第16-17页 |
2.2.2 复合纳米材料 | 第17-18页 |
2.2.3 纳米层状硅酸盐 | 第18-19页 |
2.3 集料及矿粉 | 第19-20页 |
2.3.1 粗集料技术指标 | 第19-20页 |
2.3.2 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 第20页 |
2.3.3 矿粉的技术指标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纳米改性沥青材料比选和制备工艺 | 第21-43页 |
3.1 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比选 | 第21-30页 |
3.1.1 纳米改性沥青制备 | 第21-22页 |
3.1.2 试验结果分析与纳米材料比选 | 第22-30页 |
3.2 改性沥青实验室最佳制备工艺 | 第30-40页 |
3.2.1 最佳制备工艺 | 第31-37页 |
3.2.2 纳米材料最优掺量 | 第37-40页 |
3.3 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40-42页 |
3.3.1 邓氏关联度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纳米改性沥青改性机理分析 | 第43-51页 |
4.1 激光共焦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43-44页 |
4.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7页 |
4.3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第47-49页 |
4.4 复合纳米TiO_2/CaCO_3改性机理分析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复合纳米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及工程应用 | 第51-69页 |
5.1 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 第51-52页 |
5.2 最佳油石比 | 第52-57页 |
5.3 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 第57-63页 |
5.3.1 高温稳定性 | 第58-59页 |
5.3.2 水稳定性 | 第59-61页 |
5.3.3 低温抗裂性能 | 第61-63页 |
5.4 实际工程的铺筑及施工 | 第63-67页 |
5.4.1 AC-13C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 第63页 |
5.4.2 试验路施工 | 第63-67页 |
5.5 效益分析 | 第67-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9-73页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70-71页 |
6.3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