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债务重组研究--基于中国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11-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2.2 实用价值第14-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21页
        1.3.1 制度环境对债务重组的影响第15-17页
        1.3.2 政治关联对债务融资和债务重组的影响第17-18页
        1.3.3 银企关系对债务融资和债务重组的影响第18-20页
        1.3.4 文献评述第20-21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1-24页
        1.4.1 研究思路第21-24页
        1.4.2 研究方法第24页
    1.5 创新点第24-26页
        1.5.1 研究政治关联、银企关系对债务重组对象与途径选择的影响第24-25页
        1.5.2 对债务重组进行细化,丰富债务重组理论第25-26页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6-37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6-28页
        2.1.1 政治关联第26-27页
        2.1.2 银企关系第27页
        2.1.3 债务重组第27-28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8-37页
        2.2.1 财务困境理论第28-30页
        2.2.2 债务契约理论第30-32页
        2.2.3 债务再谈判理论第32-34页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4-37页
3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债务重组的研究假设第37-45页
    3.1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对债务重组发生影响的研究假设第37-39页
    3.2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对债务重组对象选择影响的研究假设第39-42页
    3.3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对债务重组途径选择影响的研究假设第42-45页
4 研究设计第45-53页
    4.1 变量定义及衡量第45-48页
        4.1.1 被解释变量第45页
        4.1.2 解释变量第45-46页
        4.1.3 控制变量第46-48页
    4.2 模型的构建第48-51页
    4.3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第51-53页
        4.3.1 样本选择第51页
        4.3.2 数据来源第51-53页
5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债务重组发生的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53-67页
    5.1 描述性统计及分析第53-58页
        5.1.1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样本的分布及统计第53-54页
        5.1.2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发生债务重组描述性统计第54-55页
        5.1.3 按照是否发生债务重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5-58页
    5.2 相关性分析第58-61页
        5.2.1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债务重组发生的相关性分析第58-60页
        5.2.2 双重关系变量与债务重组发生的相关性分析第60-61页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第61-65页
    5.4 稳健性检验第65-67页
6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债务重组债权人选择的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67-80页
    6.1 描述性统计及分析第67-70页
        6.1.1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债权人类型描述性统计第67-68页
        6.1.2 按照债务重组债权人类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第68-70页
    6.2 相关性分析第70-73页
        6.2.1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债务重组债权人选择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第70-72页
        6.2.2 双重关系与债务重组债权人选择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第72-73页
    6.3 回归结果及分析第73-77页
    6.4 稳健性检验第77-80页
7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债务重组途径选择的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80-91页
    7.1 描述性统计及分析第80-83页
        7.1.1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债务重组途径描述性统计第80-81页
        7.1.2 按照债务重组途径类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第81-83页
    7.2 相关性分析第83-85页
        7.2.1 政治关联、银企关系与债务重组途径选择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第83-84页
        7.2.2 双重关系与债务重组途径选择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第84-85页
    7.3 回归结果及分析第85-89页
    7.4 稳健性检验第89-91页
8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91-96页
    8.1 研究结论第91-93页
    8.2 政策建议第93-94页
    8.3 局限性第94-95页
    8.4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后记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巡回式单元生产系统中的多策略动态调度优化算法研究
下一篇:天津市宝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