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基于水环境容量的辽河铁岭段污染负荷总量分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1.1 课题来源第14页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0页
        1.3.1 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2 污染负荷核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3 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4 污染负荷总量分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技术路线第21页
    1.5 创新点第21-23页
第2章 技术方法第23-30页
    2.1 水质评价方法第23页
    2.2 数据处理第23-24页
    2.3 污染负荷核定方法第24-26页
        2.3.1 点源核定方法第24页
        2.3.2 非点源核定方法第24-26页
    2.4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第26-27页
        2.4.1 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第26页
        2.4.2 线性规划模型第26-27页
    2.5 污染负荷总量分配方法第27-30页
        2.5.1 TMDL模型第27-28页
        2.5.2 排污许可分配第28-30页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30-37页
    3.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第30-31页
    3.2 自然概况第31-34页
        3.2.1 地形地貌第31-32页
        3.2.2 水文状况第32-34页
        3.2.3 气候与降雨第34页
    3.3 社会经济概况第34-37页
        3.3.1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第34-35页
        3.3.2 经济发展水平第35页
        3.3.3 土地利用状况第35-36页
        3.3.4 城市建设第36-37页
第4章 辽河铁岭段水质达标区域识别第37-49页
    4.1 控制因子确定第37页
    4.2 水质评价第37-46页
        4.2.1 铁岭市常规监测断面水质评价第37-39页
        4.2.2 补充监测断面水质评价第39-46页
        4.2.3 补充监测数据的校核第46页
    4.3 水质达标区域识别第46-49页
第5章 辽河铁岭段污染负荷核定第49-73页
    5.1 点源污染负荷核定第49-57页
        5.1.1 核定方法第49-50页
        5.1.2 污染源调查第50-53页
        5.1.3 入河系数确定第53-55页
        5.1.4 核定结果第55-57页
    5.2 非点源污染负荷核定第57-66页
        5.2.1 核定方法第57-58页
        5.2.2 研究区范围确定第58-59页
        5.2.3 污染负荷核定结果第59-65页
        5.2.4 污染负荷核定结果校核第65-66页
    5.3 污染源特征分析第66-73页
        5.3.1 污染负荷贡献率第66-68页
        5.3.2 主要排污行业识别第68页
        5.3.3 重点控制企业识别第68-73页
第6章 辽河铁岭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第73-90页
    6.1 控制断面选取第73-76页
        6.1.1 控制断面选取原则第73页
        6.1.2 控制断面确定第73-76页
    6.2 排污口概化第76-78页
        6.2.1 排污口概化方法第76-77页
        6.2.2 概化排污口第77-78页
    6.3 相关参数确定第78-87页
        6.3.1 水质目标确定第78-80页
        6.3.2 流量设计第80-83页
        6.3.3 流速设计第83-84页
        6.3.4 衰减系数确定第84-87页
    6.4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第87-88页
        6.4.1 模型计算中的假设条件第87页
        6.4.2 模型验证第87-88页
    6.5 水质响应系数第88页
    6.6 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第88-90页
第7章 辽河铁岭段污染负荷总量分配第90-111页
    7.1 辽河铁岭段流域TMDL负荷总量分配第90-92页
        7.1.1 安全余量比例确定第90-91页
        7.1.2 TMDL分配第91-92页
    7.2 辽河铁岭段排污许可分配第92-102页
        7.2.1 分配原则第92页
        7.2.2 分配方案第92-101页
        7.2.3 削减方案第101-102页
    7.3 控制单元内污染负荷总量分配第102-109页
        7.3.1 污染负荷核定第103-104页
        7.3.2 水环境容量分配第104-105页
        7.3.3 超排率分析第105-107页
        7.3.4 污染负荷总量分配第107-109页
    7.4 辽河铁岭段污染控制措施第109-111页
结论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柔性转子动力特性分析及现场动平衡技术研究
下一篇:磨粒有序化排布超硬砂轮的磨削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