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3-18页 |
1.2.1 磨粒有序化排布的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1.2.2 磨削力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单颗粒磨削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1 单颗磨粒磨削实验法 | 第17-18页 |
1.2.3.2 单颗磨粒磨削有限元仿真法 | 第18页 |
1.3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8-19页 |
1.3.1 课题的来源 | 第18页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2章 磨粒有序化排布电镀飞切块的设计和制造 | 第21-40页 |
2.1 叶序理论以及飞切块的设计 | 第21-27页 |
2.1.1 叶序理论 | 第21-23页 |
2.1.2 飞切块的设计 | 第23-27页 |
2.1.2.1 飞切块的设计 | 第23-25页 |
2.1.2.2 叶序系数的选择 | 第25-27页 |
2.2 叶序排布掩膜的制备 | 第27-31页 |
2.2.1 掩膜版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2 有序化排布掩膜的制备过程 | 第28-30页 |
2.2.3 CBN磨粒的筛选 | 第30-31页 |
2.3 电镀飞切块的制造过程 | 第31-39页 |
2.3.1 电镀原理 | 第31-32页 |
2.3.2 电镀前处理 | 第32-35页 |
2.3.3 电镀工艺过程 | 第35-38页 |
2.3.4 电镀制造设备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磨削力的数学模型 | 第40-59页 |
3.1 磨削力的数学模型的发展 | 第40-42页 |
3.2 单颗磨粒的磨削力 | 第42-48页 |
3.3 单颗磨粒的磨损 | 第48-53页 |
3.4 动态有效磨粒数 | 第53-55页 |
3.5 叶序排布砂轮的磨削力 | 第55-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砂轮磨削钛合金TC4的磨削力实验研究 | 第59-69页 |
4.1 实验材料及性能 | 第59页 |
4.2 实验设备及方案 | 第59-63页 |
4.2.1 实验机床 | 第59-60页 |
4.2.2 磨削力测量装置 | 第60-61页 |
4.2.3 磨削力测量系统的搭建 | 第61-62页 |
4.2.4 实验方案 | 第62-63页 |
4.3 单颗磨粒有序化排布砂轮磨削力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4.4 磨粒族有序化排布砂轮磨削力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6-68页 |
4.4.1 工件进给速度对磨削力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2 磨削深度对磨削力的影响 | 第67-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单颗磨粒有序化排布飞切块的磨削机理的实验研究 | 第69-90页 |
5.1 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69-74页 |
5.1.1 实验所用机床设备 | 第69-70页 |
5.1.2 磨削力数据采集系统 | 第70页 |
5.1.3 工件表面形貌测量设备 | 第70-72页 |
5.1.4 磨削实验系统的搭建 | 第72页 |
5.1.5 实验方法 | 第72-74页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4-88页 |
5.2.1 磨削参数对飞切块的磨削力的影响 | 第75-78页 |
5.2.1.1 叶序系数对飞切块磨削力的影响 | 第75-76页 |
5.2.1.2 磨削深度对飞切块磨削力的影响 | 第76-77页 |
5.2.1.3 工件进给速度对飞切块磨削力的影响 | 第77-78页 |
5.2.2 磨削参数对磨削力比的影响 | 第78-80页 |
5.2.3 工件磨削横截面积的变化 | 第80-86页 |
5.2.4 工件表面形貌分析 | 第86-8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