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LT信用联社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1-12页
        1.2.1 研究思路第11页
        1.2.2 研究框架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农户信用贷款风险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第14-22页
    2.1 农户信用贷款风险的相关理论第14-16页
        2.1.1 博弈论第14-15页
        2.1.2 人性假设理论第15页
        2.1.3 长尾理论第15-16页
    2.2 农户信用贷款风险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6-22页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6-18页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8-22页
第三章 陕西省LT信用联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现状第22-28页
    3.1 LT信用联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现状第22-25页
        3.1.1 LT信用联社简介第22-23页
        3.1.2 LT信用联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情况第23-25页
    3.2 LT信用联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种类第25-28页
        3.2.1 流动性风险第25-26页
        3.2.2 信用风险第26-27页
        3.2.3 操作风险第27-28页
第四章 LT信用联社农户小额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第28-32页
    4.1 农户自身因素第28-29页
        4.1.1 财务经营能力第28页
        4.1.2 财务状况第28-29页
        4.1.3 道德品质第29页
    4.2 贷款特征因素第29-30页
    4.3 银行因素第30-32页
第五章 LT信用联社农户小额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2-44页
    5.1 模型的构建第32-37页
        5.1.1 层次分析法(AHP)的模型构建第32-36页
        5.1.2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因素的指标体系第36-37页
    5.2 专家评价法第37-41页
        5.2.1 专家评价法简介第37页
        5.2.2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因素重要性的专家评价第37-38页
        5.2.3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因素的权重计算第38-40页
        5.2.4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因素的指标权重值第40-41页
    5.3 结果分析第41-44页
        5.3.1 信贷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来自农户自身状况层面第42页
        5.3.2 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贷款用途对风险发生的影响因子最大第42-43页
        5.3.3 影响农户小额信贷风险发生的因素存在显著的重要性等级第43-44页
第六章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防控的对策建议第44-52页
    6.1 强化宏观环境分析提高LT信用联社信贷风险研判能力第44-46页
        6.1.1 科学分析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宏观环境第44页
        6.1.2 利用大数据进行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研判第44-45页
        6.1.3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农户信贷风险因素的自动化分析第45-46页
    6.2 健全农户小额信贷的管理机制第46-47页
        6.2.1 健全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管理体系第46页
        6.2.2 加强农户小额信贷用途管理第46页
        6.2.3 优化农户小额信贷的额度与期限设计第46-47页
    6.3 健全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人员的培训机制第47-48页
        6.3.1 加大客户经理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培训力度第47-48页
        6.3.2 完善农户小额信贷人员的激励机制第48页
    6.4 建立全面的农户小额信贷贷后风险因素监管体系第48-50页
        6.4.1 建立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等级体系第48-49页
        6.4.2 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第49-50页
    6.5 提升农户诚信意识与完善农户保险保障体系第50-52页
        6.5.1 加强对农户信贷诚信意识的培养第50页
        6.5.2 完善农户保险保障体系风险信贷风险第50-52页
第七章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8-60页
致谢第60-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趋势差异下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下一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绩效评价及归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