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L供电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前言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论文框架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6-20页
    2.1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管理第16-17页
        2.1.1 人力资源配置的内涵第16页
        2.1.2 人力资源的市场化管理第16-17页
    2.2 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与外部人力资源市场第17-20页
        2.2.1 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的内涵第17-19页
        2.2.2 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与外部人力资源市场的关系第19-20页
第3章 供电公司内部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0-36页
    3.1 L供电公司背景简介第20-21页
        3.1.1 L供电公司背景简介第20页
        3.1.2 人力资源配置在L供电公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20-21页
    3.2 L供电公司内部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第21-30页
        3.2.1 组织机构设置情况第21页
        3.2.2 定员与工作量情况第21页
        3.2.3 用工总量情况第21-22页
        3.2.4 人员结构情况第22-25页
        3.2.5 岗位与超缺员情况第25-30页
    3.3 L供电公司内部人力资源配置存在问题分析第30-32页
        3.3.1 存在结构性超缺员问题第30页
        3.3.2 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第30-31页
        3.3.3 人员素质结构不合理第31页
        3.3.4 人员流动缺少科学途径第31-32页
        3.3.5 人工成本的过度浪费第32页
    3.4 L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2-36页
        3.4.1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依据的不科学第32-33页
        3.4.2 缺乏统一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平台第33-34页
        3.4.3 内部人力资源配置缺乏科学运行体系第34页
        3.4.4 没有适用于供电企业的有效配置方式第34页
        3.4.5 缺乏有效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支撑保障机制第34-36页
第4章 国家电网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典型经验借鉴第36-43页
    4.1 山西省电力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经验借鉴第36-40页
    4.2 重庆市电力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经验借鉴第40-43页
第5章 推进L供电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对策第43-59页
    5.1 搭建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平台第44-46页
        5.1.1 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平台架构第44-46页
        5.1.2 信息化手段在搭建供需平台上的运用第46页
    5.2 开展人力资源诊断分析与需求预测第46-47页
        5.2.1 定员分解第46-47页
        5.2.2 岗位分析第47页
    5.3 建设L供电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的组织、运行、保障三个体系第47-50页
        5.3.1 建设L供电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的组织体系第47-48页
        5.3.2 建设L供电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体系第48-49页
        5.3.3 建设L供电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的保障体系第49-50页
    5.4 推行内部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六种方式第50-56页
        5.4.1 岗位竞聘第50-52页
        5.4.2 人才帮扶第52-53页
        5.4.3 劳务协作第53-54页
        5.4.4 临时借用第54页
        5.4.5 挂职(挂岗)锻炼第54-55页
        5.4.6 组织调配第55-56页
    5.5 推进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五项配套措施第56-59页
        5.5.1 设计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和人才队伍的建设第56页
        5.5.2 健全科学有效的人员转岗培训体系第56页
        5.5.3 辅以科学规范的岗位绩效评价应用体系第56-57页
        5.5.4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工具性作用第57页
        5.5.5 做好人员流动政策支持、薪酬补贴和后勤等保障措施和激励手段第57-59页
第6章 结论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大恒业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下一篇:ZSD公司质量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