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电力机车论文--牵引电器、牵引变压器论文

受电弓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受电弓非线性模型的建立第17-29页
    2.1 相对坐标方法第17-18页
    2.2 框架结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18-24页
        2.2.1 框架子树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第18-22页
        2.2.2 受电弓框架约束方程第22-23页
        2.2.3 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受电弓框架动力学模型第23-24页
    2.3 弓头等效模型第24页
    2.4 受电弓动力学方程总成第24页
    2.5 受电弓动力学方程的对比验证第24-28页
        2.5.1 静载荷第24-26页
        2.5.2 简单正弦激励第26-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受电弓关键部件动载荷研究第29-45页
    3.1 计算模型第29-32页
        3.1.1 受电弓模型第29-30页
        3.1.2 接触网模型第30-32页
        3.1.3 弓网接触模型第32页
    3.2 计算方法第32-35页
        3.2.1 弓网耦合求解原理第32页
        3.2.2 受电弓约束力求解原理第32-33页
        3.2.3 受电弓关键部件动载荷求解原理第33-35页
    3.3 计算结果第35-41页
        3.3.1 动态载荷时域特性第35-39页
        3.3.2 动态载荷频域特性第39-41页
    3.4 结果分析第41-43页
        3.4.1 接触力对弓头影响第41-42页
        3.4.2 接触力对上框架影响第42页
        3.4.3 接触力对拉杆和下臂杆影响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列车振动对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研究第45-53页
    4.1 弓网系统数学模型第45-46页
        4.1.1 受电弓模型第45-46页
        4.1.2 接触网模型与接触模型第46页
    4.2 车体垂向振动对受流质量的影响规律第46-49页
        4.2.1 接触力时域特性第46-48页
        4.2.2 接触力频域特性第48-49页
    4.3 车体纵向加速度对受流质量的影响规律第49-51页
        4.3.1 列车加速过程第49-50页
        4.3.2 列车减速过程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含滑板托架的受电弓非线性模型第53-62页
    5.1 含滑板托架的受电弓非线性模型的建立第53-58页
        5.1.1 框架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53-57页
        5.1.2 受电弓框架约束方程第57-58页
        5.1.3 滑板等效模型第58页
        5.1.4 受电弓动力学方程总成第58页
    5.2 含滑板托架的受电弓动力学仿真第58-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考虑上框架柔性的受电弓非线性模型第62-69页
    6.1 多自由度受电弓运动微分方程第62-66页
        6.1.1 多自由度受电弓方程推导第62-64页
        6.1.2 上框架柔性参数识别第64-65页
        6.1.3 考虑上框架柔性的受电弓动力学仿真第65-66页
    6.2 上框架柔性大小对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第66-68页
    6.3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1 主要研究结论第69-70页
    2 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0页
    1 发表的论文第80页
    2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以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下一篇: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W铁路局X客运段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