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酸枣仁—丹参药对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 中药药对概述第13-14页
        1.1 药对的概念第13页
        1.2 药对的配伍理论第13-14页
        1.3 药对中单体成分的配伍研究第14页
    2 药代动力学概述第14-15页
        2.1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方法第15页
        2.2 药动学研究的意义第15页
    3 酸枣仁-丹参药对概述第15-18页
        3.1 酸枣仁第16-17页
        3.2 丹参第17-18页
        3.3 酸枣仁-丹参第18页
    4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酸枣仁-丹参药对中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0-29页
    1 主要仪器及材料第20页
        1.1 仪器第20页
        1.2 材料第20页
    2 实验方法第20-21页
        2.1 色谱条件第20-21页
        2.2 酸枣仁供试液的制备第21页
        2.3 丹参供试液的制备第21页
        2.4 酸枣仁-丹参药对供试液的制备第21页
    3 方法学验证第21-27页
        3.1 专一性第21-23页
        3.2 线性范围第23-25页
        3.3 精密度第25页
        3.4 加样回收率第25-26页
        3.5 重复性第26-27页
        3.6 稳定性第27页
    4 讨论第27-28页
        4.1 酸枣仁-丹参中检测指标的选择第27-28页
        4.2 HPLC方法的优化第28页
    5 结论第28-29页
第三章 酸枣仁-丹参药对中主要成分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9-44页
    1 仪器及材料第29-30页
        1.1 仪器第29页
        1.2 材料第29页
        1.3 实验动物第29-30页
    2 实验方法第30-32页
        2.1 HPLC条件第30页
        2.2 MS条件第30页
        2.3 斯皮诺素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第30-31页
        2.4 磺胺甲恶唑内标溶液的配制第31页
        2.5 空白血浆样品溶液的制备第31页
        2.6 空白加标样品溶液的制备第31页
        2.7 空白组织样品溶液的制备第31页
        2.8 空白组织加标样品溶液的制备第31-32页
    3 方法学考察第32-42页
        3.1 专一性考察第32页
        3.2 线性范围第32-36页
        3.3 提取回收率第36-37页
        3.4 基质效应第37页
        3.5 精密度及准确度第37-38页
        3.6 稳定性第38-42页
    4 讨论第42-43页
    5 结论第43-44页
第四章 酸枣仁-丹参药对的药动学研究第44-54页
    1 主要仪器及材料第44页
        1.1 仪器第44页
        1.2 材料第44页
        1.3 实验动物第44页
    2 实验方法第44-45页
        2.1 LC条件第44页
        2.2 MS条件第44-45页
        2.3 灌胃液的制备第45页
        2.4 斯皮诺素、丹参酮I、丹参酮IIA以及维拉帕米灌胃液的制备第45页
        2.5 动物实验第45页
        2.6 含药血浆样品的制备第45页
    3 结果第45-52页
        3.1 灌胃提取液中斯皮诺素、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的含量测定第45-46页
        3.2 含药血浆中斯皮诺素含量第46-52页
    4 讨论第52-53页
        4.1 给药酸枣仁、酸枣仁-丹参后血浆中斯皮诺素药动学行为的比较第52页
        4.2 给药不同单体配伍组后血浆中斯皮诺素药动学行为的比较第52-53页
    5 结论第53-54页
第五章 酸枣仁-丹参药对的组织分布研究第54-65页
    1 仪器及材料第54页
        1.1 仪器第54页
        1.2 材料第54页
    2 实验方法第54页
        2.1 HPLC条件第54页
        2.2 MS条件第54页
        2.3 灌胃药液的制备第54页
        2.4 动物实验第54页
        2.5 各组织样品处理第54页
    3 结果第54-63页
        3.1 原料中斯皮诺素、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的含量测定第55页
        3.2 组织样品中斯皮诺素浓度第55-63页
    4 讨论第63-64页
        4.1 灌胃酸枣仁、酸枣仁-丹参后斯皮诺素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比较第63-64页
        4.2 灌胃不同单体配伍组后斯皮诺素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比较第64页
    5 结论第64-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1 结论第65-66页
    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藤黄酸通过PI3K/AKT/VEGF/eNOS信号通路干预HUVEC细胞血管生成的研究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