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15-17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第一部分 新藤黄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 | 第19-28页 |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19-21页 |
1.1 药物 | 第19页 |
1.2 细胞株 | 第19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1.4 主要试剂配制 | 第19-20页 |
1.5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1 细胞冻存和复苏 | 第21页 |
2.1.1 细胞冻存 | 第21页 |
2.1.2 细胞复苏 | 第21页 |
2.2 细胞培养和传代 | 第21页 |
2.3 细胞分组 | 第21页 |
2.4 新藤黄酸药液的配制 | 第21-22页 |
2.5 条件培养基的制备 | 第22页 |
2.6 细胞计数方法 | 第22-23页 |
2.8 倒置显微镜观察新藤黄酸对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23页 |
2.9 平板克隆实验观察新藤黄酸对HUVEC克隆形成率的影响 | 第23页 |
2.10 统计处理方法 | 第23-2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4-27页 |
3.1 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活力的影响(MTT法) | 第24-25页 |
3.2 倒置显微镜观察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 新藤黄酸对HUVEC克隆形成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4 讨论 | 第27页 |
5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部分 新藤黄酸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 第28-40页 |
1 实验的仪器和材料 | 第28-29页 |
1.1 细胞株 | 第28页 |
1.2 药物 | 第28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8-29页 |
1.5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2.1 细胞培养和传代 | 第29页 |
2.2 细胞冻存和复苏 | 第29页 |
2.2.1 细胞冻存 | 第29页 |
2.2.2 细胞复苏 | 第29页 |
2.3 细胞分组 | 第29页 |
2.4 新藤黄酸药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2.5 条件培养基的制备 | 第30页 |
2.6 细胞计数方法 | 第30页 |
2.7 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血管成管的影响 | 第30页 |
2.8 细胞划痕愈合实验 | 第30页 |
2.9 小室迁移实验 | 第30页 |
2.10 DAPI细胞核染色 | 第30-31页 |
2.11 Annexin V-FITC/PI双染 | 第31页 |
2.12 统计处理方法 | 第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38页 |
3.1 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 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划痕愈合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 新藤黄酸对HUVEC小室迁移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 荧光显微镜观察(DAPI染色) | 第36-37页 |
3.5 细胞凋亡率的测定(Annexin V-FITC/PI染色)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39页 |
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部分 新藤黄酸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研究 | 第40-6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0-44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1.2 引物序列设计 | 第41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2-4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4-51页 |
2.1 细胞培养和传代 | 第44页 |
2.2 细胞冻存和复苏 | 第44页 |
2.2.1 细胞冻存 | 第44页 |
2.2.2 细胞复苏 | 第44页 |
2.3 细胞分组 | 第44页 |
2.4 Boyden chamber分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转移能力 | 第44-45页 |
2.5 NO的检测 | 第45页 |
2.6 Western blot | 第45-48页 |
2.6.1 蛋白质提取 | 第45页 |
2.6.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45-46页 |
2.6.3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46-48页 |
2.7 使用荧光标记的siRNA(FAM-siRNA)检测转染率 | 第48页 |
2.8 细胞转染 | 第48-49页 |
2.9 RT-PCR | 第49-51页 |
2.9.1 RNA的提取 | 第49页 |
2.9.2 RNA纯度和浓度的检测 | 第49页 |
2.9.3 第一链cDNA的合成(RT) | 第49-50页 |
2.9.4 聚合酶链反应(PCR) | 第50页 |
2.9.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50-51页 |
2.10 统计处理方法 | 第5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1-66页 |
3.1 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迁移的影响 | 第51-52页 |
3.2 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eNO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 western-blotting的检测结果 | 第53-61页 |
3.3.1 新藤黄酸对B16细胞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2 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PI3K和p-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3 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Akt和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4 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VEGF和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6-58页 |
3.3.5 LY294002预处理,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6 LY294002预处理,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9-60页 |
3.3.7 LY294002预处理,新藤黄酸对HUVEC细胞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0-61页 |
3.4 转染率检测结果 | 第61-63页 |
3.4.1 荧光显微镜的结果 | 第61页 |
3.4.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 第61-62页 |
3.4.3 western-blotting的检测结果 | 第62-63页 |
3.5 RT-PCR的检测结果 | 第63-66页 |
3.5.1 新藤黄酸对转染PTEN-siRNA的HUVEC细胞中PI3KmRNA的影响 | 第63-64页 |
3.5.2 新藤黄酸对转染PTEN-siRNA的HUVEC细胞中AKTmRNA的影响 | 第64-65页 |
3.5.3 新藤黄酸对转染PTEN-siRNA的HUVEC细胞中VEGFmRNA的影响 | 第65-66页 |
4 讨论 | 第66-67页 |
5 小结 | 第67-68页 |
总结 | 第68-70页 |
1 结论 | 第68页 |
2 创新性小结 | 第68-69页 |
3 尚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 第69页 |
4 实验线路图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综述 | 第74-80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