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天窗优化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3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高速铁路维修天窗现状分析 | 第19-28页 |
2.1 维修天窗利用模式分析 | 第19-20页 |
2.1.1 专业维修模式 | 第19页 |
2.1.2 综合维修模式 | 第19-20页 |
2.2 综合维修天窗开设现状 | 第20-25页 |
2.2.1 国外高铁综合维修天窗开设现状 | 第20-22页 |
2.2.2 国内高铁综合维修天窗开设现状 | 第22-25页 |
2.3 综合维修天窗维修作业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高速铁路维修工区设置优化 | 第28-39页 |
3.1 维修工区设置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3.1.1 维修工区概况 | 第28-29页 |
3.1.2 维修工区主要作业内容 | 第29页 |
3.1.3 维修工区设置对天窗作业的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3.2 维修工区设置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第30-33页 |
3.2.1 轨道结构类型 | 第30-31页 |
3.2.2 养护维修作业量 | 第31页 |
3.2.3 车站分布及维修车辆停放线设置 | 第31-32页 |
3.2.4 经济成本 | 第32-33页 |
3.2.5 外部环境 | 第33页 |
3.3 维修工区设置优化原则 | 第33-35页 |
3.3.1 适应高铁维修模式的发展 | 第33-34页 |
3.3.2 满足高铁快速抢修需要 | 第34页 |
3.3.3 符合高铁先进设备设施特点 | 第34-35页 |
3.4 维修工区设置优化模型 | 第35-38页 |
3.4.1 满足抢修时间的工区设置距离 | 第35-36页 |
3.4.2 满足主要作业时间需求 | 第36-37页 |
3.4.3 轨道作业车购置及维护成本 | 第37页 |
3.4.4 维修工区建设费用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天窗作业流程优化 | 第39-55页 |
4.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39-41页 |
4.1.1 业务流程再造含义 | 第39-40页 |
4.1.2 业务流程再造步骤 | 第40页 |
4.1.3 业务流程再造方法 | 第40-41页 |
4.2 维修作业流程现状 | 第41-47页 |
4.2.1 工务专业作业流程 | 第41-44页 |
4.2.2 电务专业作业流程 | 第44页 |
4.2.3 供电专业作业流程 | 第44-47页 |
4.3 维修作业流程诊断 | 第47-49页 |
4.3.1 计划编制与审核 | 第47页 |
4.3.2 作业前工作 | 第47-48页 |
4.3.3 天窗内作业流程诊断 | 第48-49页 |
4.3.4 维修作业总结阶段 | 第49页 |
4.4 维修作业流程优化 | 第49-54页 |
4.4.1 计划编制与审核优化 | 第49-51页 |
4.4.2 作业前工作优化 | 第51-52页 |
4.4.3 天窗内作业优化 | 第52-53页 |
4.4.4 维修作业总结阶段优化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天窗优化案例分析 | 第55-86页 |
5.1 高铁维修工区设置优化案例分析 | 第55-72页 |
5.1.1 京广高铁维修工区设置优化 | 第55-66页 |
5.1.2 杭深高铁维修工区设置优化 | 第66-72页 |
5.2 高铁综合维修天窗作业流程优化案例分析 | 第72-85页 |
5.2.1 京广高铁养护维修作业现状 | 第72-76页 |
5.2.2 京广高铁养护维修作业流程诊断 | 第76-78页 |
5.2.3 京广高铁养护维修作业流程优化 | 第78-8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及成果 | 第86-87页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2-93页 |
详细摘要 | 第9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