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前后融资效率的比较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21-2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3 内容框架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融资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24-32页 |
2.1 融资理论 | 第24-25页 |
2.1.1 融资成本理论 | 第24页 |
2.1.2 融资结构理论 | 第24-25页 |
2.2 效率理论概述 | 第25-27页 |
2.3 融资效率测算的理论与方法 | 第27-30页 |
2.3.1 融资效率的内涵分析 | 第27-28页 |
2.3.2 数据包络分析法理论基础及模型介绍 | 第28-30页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0-32页 |
2.4.1 中小企业 | 第30-31页 |
2.4.2 新三板及新三板挂牌 | 第31页 |
2.4.3 融资效率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第32-45页 |
3.1 新三板发展状况概述 | 第32-37页 |
3.1.1 历史沿革 | 第32页 |
3.1.2 挂牌情况分析 | 第32-37页 |
3.2 新三板市场融资现状分析 | 第37-42页 |
3.2.1 股权交易情况 | 第37-39页 |
3.2.2 融资方式分析 | 第39-42页 |
3.3 融资效率评价要素分析 | 第42-45页 |
3.3.1 筹集资金能力评价要素 | 第42-43页 |
3.3.2 配置资金能力评价要素 | 第43-44页 |
3.3.3 融资决策能力评价要素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5-61页 |
4.1 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5-48页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5页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5-48页 |
4.2 融资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第48-61页 |
4.2.1 样本选取 | 第48-49页 |
4.2.2 评价指标描述性统计 | 第49-54页 |
4.2.3 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 第54-61页 |
第五章 新三板挂牌前后融资效率比较 | 第61-79页 |
5.1 指标界定及数据处理 | 第61-62页 |
5.1.1 指标界定 | 第61-62页 |
5.1.2 数据处理 | 第62页 |
5.2 融资效率测算与初步分析 | 第62-71页 |
5.2.1 分析标准 | 第62-63页 |
5.2.2 挂牌前融资效率测算与初步分析 | 第63-67页 |
5.2.3 挂牌后融资效率测算与初步分析 | 第67-70页 |
5.2.4 挂牌前后融资效率对比分析 | 第70-71页 |
5.3 融资效率比较检验 | 第71-79页 |
5.3.1 全行业样本融资效率比较检验 | 第71-73页 |
5.3.2 分行业样本融资效率比较检验 | 第73-7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79-84页 |
6.1 研究结论及原因分析 | 第79-81页 |
6.1.1 研究结论 | 第79-80页 |
6.1.2 原因分析 | 第80-81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81-83页 |
6.2.1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 第81-82页 |
6.2.2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 | 第82-83页 |
6.3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