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3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心电信号的测量原理及总体设计方案 | 第14-24页 |
2.1 心电信号的测量原理 | 第14-18页 |
2.1.1 心电信号的基本特征与噪声来源 | 第14-15页 |
2.1.2 心电导联方式 | 第15-16页 |
2.1.3 心电信号的数字滤波原理 | 第16-18页 |
2.2 心电图的波形分析 | 第18-20页 |
2.2.1 心电图的介绍 | 第18-19页 |
2.2.2 心电波形的含义 | 第19-20页 |
2.3 监护仪总体方案及基本要求 | 第20-22页 |
2.3.1 设计基本要求 | 第20页 |
2.3.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20-21页 |
2.3.3 设计特点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4-40页 |
3.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24页 |
3.2 信号调理与采集电路设计 | 第24-29页 |
3.2.1 输入缓冲保护电路 | 第25页 |
3.2.2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3.2.3 50Hz工频陷波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3.2.4 末级放大电路设计 | 第27-28页 |
3.2.5 右腿驱动电路 | 第28页 |
3.2.6 ADC采集模块 | 第28-29页 |
3.3 数字处理模块电路设计 | 第29-37页 |
3.3.1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 | 第29-31页 |
3.3.2 储存模块电路 | 第31-32页 |
3.3.3 复位电路 | 第32页 |
3.3.4 时钟电路 | 第32-33页 |
3.3.5 实时时钟电路 | 第33-34页 |
3.3.6 USB接口电路 | 第34页 |
3.3.7 LCD显示器模块设计 | 第34-35页 |
3.3.8 键盘电路 | 第35-36页 |
3.3.9 加速度传感器电路 | 第36-37页 |
3.4 电源电路 | 第37-38页 |
3.5 PCB设计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0-59页 |
4.1 系统整体程序设计 | 第40-41页 |
4.2 心电数据采集 | 第41-42页 |
4.3 数字滤波器程序设计 | 第42-43页 |
4.4 QRS波群检测算法以及心率失常分析 | 第43-49页 |
4.4.1 标准心电数据的格式与读取 | 第43页 |
4.4.2 差分阈值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43-46页 |
4.4.3 QRS波群检测程序 | 第46-47页 |
4.4.4 心率计算程序 | 第47-48页 |
4.4.5 心律失常诊断 | 第48-49页 |
4.5 LCD显示器程序设计 | 第49-51页 |
4.6 文件储存系统程序设计 | 第51-54页 |
4.6.1 SD卡程序设计 | 第51-53页 |
4.6.2 SD卡中的数据格式 | 第53-54页 |
4.7 USB模块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4.8 PC机端程序设计 | 第55-57页 |
4.8.1 VC++的多线程 | 第55-56页 |
4.8.2 自定义绘图控件 | 第56-57页 |
4.8.3 文档操作 | 第57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5.1 LCD显示结果 | 第59页 |
5.2 数字滤波器算法验证 | 第59-60页 |
5.3 QRS波群检测算法验证 | 第60-61页 |
5.4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5.5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2-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