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主变电所保护配置 | 第17-27页 |
2.1 组合式同相供电简介 | 第17-21页 |
2.1.1 单相组合式同相供电 | 第17-18页 |
2.1.2 单三相组合式同相供电 | 第18页 |
2.1.3 同相补偿装置 | 第18-21页 |
2.2 主变电所保护配置 | 第21-25页 |
2.2.1 主牵引变压器和高压匹配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 第21-24页 |
2.2.2 同相补偿装置保护配置 | 第24-25页 |
2.3 主牵引变电所保护的相互配合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电缆牵引网保护配置 | 第27-40页 |
3.1 电缆牵引网简介 | 第27-30页 |
3.1.1 电缆的建模与参数计算 | 第27-28页 |
3.1.2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电流分布 | 第28-30页 |
3.2 电缆牵引网的主保护配置 | 第30-38页 |
3.2.1 电缆牵引网测控系统构成 | 第30-32页 |
3.2.2 故障潮流符号值 | 第32-36页 |
3.2.3 电缆牵引网测控系统工作原理 | 第36-38页 |
3.3 电缆牵引网的后备保护配置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分析 | 第40-72页 |
4.1 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 | 第42-46页 |
4.1.1 电源和牵引变压器仿真模型 | 第42页 |
4.1.2 主牵引变电所模型 | 第42-43页 |
4.1.3 电缆仿真模型 | 第43-44页 |
4.1.4 牵引网仿真模型 | 第44-46页 |
4.1.5 机车取流位置 | 第46页 |
4.2 电缆牵引网测控系统仿真模型 | 第46-49页 |
4.2.1 数据采集和断路器模型 | 第46-48页 |
4.2.2 分段测控中心模块 | 第48-49页 |
4.3 有功功率差动保护仿真分析 | 第49-54页 |
4.3.1 网侧电感L1外侧故障 | 第50-51页 |
4.3.2 负荷侧电感L2外侧故障 | 第51-53页 |
4.3.3 外部电缆牵引网故障 | 第53-54页 |
4.4 电缆牵引网测控系统运行仿真 | 第54-71页 |
4.4.1 供电电缆FC发生接地短路故障 | 第55-58页 |
4.4.2 供电电缆FC-回流电缆RC发生短路故障 | 第58-63页 |
4.4.3 接触网下行发生T2-R2短路故障 | 第63-66页 |
4.4.4 回流电缆RC发生断线故障 | 第66-68页 |
4.4.5 接触网上行T1发生断线故障 | 第68-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