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1.1 干扰素及其信号通路 | 第8-9页 |
1.2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IRFs) | 第9-12页 |
1.2.1 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 | 第10页 |
1.2.2 干扰素调节因子2(IRF2) | 第10-11页 |
1.2.3 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4-31页 |
2.1 仪器与试剂 | 第14-18页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15页 |
2.1.2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第15-16页 |
2.1.3 载体、菌种与细胞株 | 第16页 |
2.1.4 引物表 | 第16-18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3 相关软件 | 第18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8-31页 |
2.4.1 RNA提取 | 第18-19页 |
2.4.2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 | 第19-20页 |
2.4.3 SMART cDNA的合成 | 第20页 |
2.4.4 草鱼IRF2的克隆 | 第20-22页 |
2.4.5 草鱼IRF3的克隆 | 第22-24页 |
2.4.6 RT-PCR检测草鱼IRF1和IRF3基因的组织表达水平 | 第24-25页 |
2.4.7 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25-27页 |
2.4.8 草鱼IRF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7页 |
2.4.9 草鱼IRF1启动子报告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27页 |
2.4.10 草鱼IRF1与IFN及IRF1启动子序列的亲和分析 | 第27-28页 |
2.4.11 草鱼IRF3与IFN启动子序列的亲和分析 | 第28页 |
2.4.12 细胞培养 | 第28-29页 |
2.4.13 细胞转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49页 |
3.1 草鱼IRF2及IRF3 cDNA的克隆及其分析 | 第31-40页 |
3.1.1 草鱼IRF2的克隆及其分析 | 第31-32页 |
3.1.2 同源序列比对 | 第32-34页 |
3.1.3 草鱼IRF3的克隆及其分析 | 第34-35页 |
3.1.4 草鱼IRF3同源序列比对 | 第35-37页 |
3.1.5 系统树分析 | 第37-40页 |
3.2 CiIRF-3的组织表达 | 第40-41页 |
3.3 CiIRF-3与CiIFN启动子的亲和分析 | 第41-42页 |
3.4 CiIRF-1的组织表达 | 第42-43页 |
3.5 CiIRF-1与CiIFN启动子的亲和分析 | 第43-45页 |
3.6 CiIRF-1与CiIRF-1启动子的亲和分析 | 第45页 |
3.7 IRF-1对IFN及IRF-1基因的转录调控分析 | 第45-49页 |
3.7.1 IRF-1与CiIFN启动子共转染 | 第45-46页 |
3.7.2 IRF-1与CiIRF-1启动子共转染 | 第46-4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