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论文

人细小病毒B19非结构蛋白对启动子的调控及其出核转运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4-36页
    1.1 细小病毒科简介及其分类第14-15页
    1.2 细小病毒亚科主要成员及其特点第15-20页
        1.2.1 细小病毒属第15-16页
        1.2.2 红细胞病毒属第16-17页
        1.2.3 依赖病毒属第17-18页
        1.2.4 阿留申水貂疾病病毒属第18-19页
        1.2.5 博卡病毒属第19-20页
    1.3 人细小病毒B19第20-22页
        1.3.1 人细小病毒B19简介及其分类第20-22页
    1.4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传播机制第22-23页
    1.5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临床症状与疾病第23-24页
    1.6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临床检测与诊断第24页
    1.7 人细小病毒B19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24-30页
        1.7.1 人细小病毒B19病毒粒子及基因组基本特征第24-26页
        1.7.2 人细小病毒B19复制与转录机制第26-28页
        1.7.3 人细小病毒B19非结构蛋白与结构蛋白功能研究进展第28-30页
    1.8 人细小病毒B19的细胞趋性与病毒复制周期第30-31页
    1.9 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核质转运机制及其在病毒复制周期中的作用第31-35页
        1.9.1 蛋白质核质转运概述第31-32页
        1.9.2 核输出受体蛋白CRM1第32-33页
        1.9.3 蛋白质的出核转运机制第33页
        1.9.4 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的核质转运及其在病毒复制周期中的作用第33-35页
    1.10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5-36页
2. 人细小病毒B19非结构蛋白对P6启动子和细胞内因子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第36-6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7-41页
        2.1.1 菌株、细胞第37页
        2.1.2 主要试剂及引物第37页
        2.1.3 载体构建所需材料及所受馈赠载体第37-39页
        2.1.4 重组载体的构建第39页
        2.1.5 细胞培养与DNA转染第39页
        2.1.6 B19病毒非结构蛋白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第39-40页
        2.1.7 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第40页
        2.1.8 非结构蛋白对启动子的调控第40页
        2.1.9 体外甲基化第40页
        2.1.10 主要仪器设备第40-4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1-56页
        2.2.1 p6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与预测第41-42页
        2.2.2 全长p6启动子及其截短突变体的构建及鉴定第42-44页
        2.2.3 B19病毒全长p6及p44启动子在不同非敏感细胞系中活性检测第44-46页
        2.2.4 B19病毒p6启动子及其截短体在Hela细胞内活性比较第46-48页
        2.2.5 CpG岛甲基化修饰对p6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第48-50页
        2.2.6 免疫荧光检测NS1,11kDa,X protein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第50-51页
        2.2.7 B19病毒非结构蛋白NS1,11kDa,7.5kDa,X protein对p6启动子调控作用的比较第51页
        2.2.8 B19病毒p6启动子X蛋白DNA效应元件的确定第51-52页
        2.2.9 B19病毒非结构蛋白11kDa对细胞内因子STAT3,IL6,TNF-α,IFNβ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第52-53页
        2.2.10 B19病毒非结构蛋白11kDa对IL6的调控依赖于NF-κB信号通路第53-56页
    2.3 讨论与结论第56-60页
        2.3.1 讨论第56-59页
        2.3.2 结论第59-60页
3. 人细小病毒B19非结构蛋白定位及出核转运机制研究第60-10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60-65页
        3.1.1 菌株、细胞第60-61页
        3.1.2 主要试剂及引物第61页
        3.1.3 载体构建所需材料及所受馈赠载体第61-62页
        3.1.4 重组载体的构建第62-63页
        3.1.5 细胞培养与DNA转染第63页
        3.1.6 LMB处理第63页
        3.1.7 免疫荧光检测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第63页
        3.1.8 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检测11kDa,NS1蛋白与CRM1之间的相互作用第63-64页
        3.1.9 细胞线粒体蛋白的提取第64页
        3.1.10 Western blot检测第64页
        3.1.11 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第64-6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65-100页
        3.2.1 非结构蛋白11kDa细胞定位及其出核转运分子机制第65-79页
        3.2.2 人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出核转运分子机制第79-92页
        3.2.3 人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7.5kDa细胞定位机制第92-100页
    3.3 讨论与结论第100-105页
        3.3.1 讨论第100-103页
        3.3.2 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9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水流动的大时间步长格式及其在沙坝模拟中的应用
下一篇:胶凝原油结构破坏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