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绪论 | 第8-20页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1、 研究的思路 | 第10页 |
2、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11-13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2、 框架结构 | 第11-13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二、 收费公路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 运营主体的分类及其利益诉求 | 第20-21页 |
2、 公众的利益诉求 | 第21页 |
(二)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24页 |
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22页 |
2、 公共利益理论 | 第22页 |
3、 利益平衡原理 | 第22-24页 |
三、 收费公路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现状分析 | 第24-37页 |
(一) 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表现出的问题 | 第24-27页 |
1、 运营主体收费暴利 | 第24-25页 |
2、 公众反应过激 | 第25-26页 |
3、 政府监管缺位 | 第26页 |
4、 管理体制失效 | 第26-27页 |
(二) 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的原因 | 第27-32页 |
1、 运营主体的逐利性 | 第27页 |
2、 公众利益的无保障性 | 第27-29页 |
3、 政府的自利性 | 第29-31页 |
4、 管理体制的混乱性 | 第31-32页 |
(三) 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的影响 | 第32-37页 |
1、 对公路综合效应的影响 | 第33页 |
2、 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 | 第33-34页 |
3、 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 第34-37页 |
四、 国外协调收费公路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的经验与启示 | 第37-39页 |
(一) 国外协调收费公路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的经验 | 第37-38页 |
1、 以公众利益为导向 | 第37页 |
2、 完善政府管制 | 第37页 |
3、 兼顾双方利益 | 第37-38页 |
(二) 国外协调收费公路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的启示 | 第38-39页 |
五、 收费公路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的协调原则及对策 | 第39-46页 |
(一) 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的协调原则 | 第39-41页 |
1、 政府主导原则 | 第39-40页 |
2、 利益兼顾原则 | 第40-41页 |
3、 多方监管原则 | 第41页 |
(二) 运营主体与公众利益冲突的协调对策 | 第41-46页 |
1、 合理应对运营主体的逐利性 | 第41-42页 |
2、 保障公众利益 | 第42-43页 |
3、 纠正政府自利性 | 第43-44页 |
4、 理顺运营管理体制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