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后支撑点式空气悬架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3页
    1.3 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简介第13-17页
        1.3.1 空气悬架系统部件第13-16页
        1.3.2 空气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6页
        1.3.3 空气悬架系统的优点第16-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空气弹簧特性研究第19-33页
    2.1 空气弹簧的分类第19-20页
    2.2 空气弹簧的刚度特性第20-22页
    2.3 空气弹簧的频率特性第22-24页
    2.4 基于AMESim的气囊特性仿真验证第24-32页
        2.4.1 AMESim软件介绍第24-25页
        2.4.2 基于AMESim的空气气囊模型搭建第25-30页
        2.4.3 仿真模型结果分析第30-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气路系统充放气特性研究第33-40页
    3.1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充放气概述第33页
    3.2 电控空气悬架充放气理论推导第33-39页
        3.2.1 气体经过节流小孔的运动研究第34-36页
        3.2.2 空气弹簧变质量充放气理论研究第36-38页
        3.2.3 气路系统充放气模型建立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空气悬架系统模型建立第40-54页
    4.1 二自由度 1/4 车体模型第40-48页
        4.1.1 1/4 车体模型动力学方程第40-42页
        4.1.2 路面输入模型第42-44页
        4.1.3 带空气悬架系统的二自由度车体仿真第44-48页
    4.2 七自由度整车模型第48-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研究第54-74页
    5.1 控制系统概述第54-55页
    5.2 模糊控制系统理论第55-61页
        5.2.1 隶属度函数第57-58页
        5.2.2 模糊关系和模糊矩阵第58-59页
        5.2.3 模糊推理、判决第59-61页
    5.3 悬架模糊控制器设计第61-66页
        5.3.1 确定变量论域第62页
        5.3.2 确定隶属度函数第62-64页
        5.3.3 确定模糊控制规则表第64-65页
        5.3.4 建立模糊控制器模型第65-66页
    5.4 左右载荷不均情况下控制研究第66-73页
        5.4.1 构建三输入一输出模糊控制器第68-72页
        5.4.2 仿真运算及结果分析第72-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控制策略研究及实车验证分析第74-91页
    6.1 气囊高度调节策略第75-77页
        6.1.1 高度上升策略第75-76页
        6.1.2 高度下降策略第76-77页
    6.2 整体悬架系统控制策略第77-80页
    6.3 实车试验分析第80-90页
        6.3.1 试验目的第80页
        6.3.2 试验前期工作第80-87页
        6.3.3 实车试验对比分析第87-90页
    6.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结论第91-92页
创新点第92页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轮独立驱动系统直线行驶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机电复合传动综合控制系统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