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1-17页
        1.1.1 概述第11-12页
        1.1.2 活性粉末混凝土国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2-14页
        1.1.3 活性粉末混凝土国内的研究应用现状第14-16页
        1.1.4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第16-17页
    1.2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第17-23页
        1.2.1 玄武岩纤维简介第17-18页
        1.2.2 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18-19页
        1.2.3 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第19-23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23-25页
        1.3.1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23页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混凝土断裂力学及断裂特性第25-41页
    2.1 混凝土断裂力学的发展第25页
    2.2 混凝土非线性断裂的早期模型第25-29页
        2.2.1 虚拟裂缝模型第25-28页
        2.2.2 双参数断裂模型第28-29页
        2.2.3 等效裂缝模型第29页
    2.3 两种混凝土非线性断裂力学的新模型第29-31页
        2.3.1 概述第29-30页
        2.3.2 混凝土双K断裂模型第30-31页
    2.4 基于虚拟裂缝模型的混凝土断裂能及测试方法第31-32页
        2.4.1 概述第31-32页
        2.4.2 断裂能的计算过程第32页
    2.5 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的确定第32-39页
        2.5.1 概述第32-33页
        2.5.2 临界等效裂缝长度与弹性模量的计算过程第33页
        2.5.3 应力强度因子、裂缝尖端位移及黏聚韧度[33]的计算第33-37页
        2.5.4 双K断裂参数的简化计算第37-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41-57页
    3.1 试验材料第41-42页
    3.2 配合比第42-43页
    3.3 试件的制备第43-44页
    3.4 试验设备第44-45页
    3.5 立方体抗压强度第45-49页
    3.6 棱柱体抗压强度第49-52页
    3.7 劈裂抗拉强度第52-56页
    3.8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断裂性能试验研究第57-79页
    4.1 试验操作与仪器第57-58页
        1 试验仪器第57页
        2 试验步骤第57-58页
        3 试验量测的主要内容第58页
    4.2 荷载-加载点位移与荷载-临界裂缝尖端位移曲线第58-65页
    4.3 断裂参数的结果与分析第65-72页
        4.3.1 断裂能、延性指数与特征长度第65-69页
        4.3.2 断裂韧度第69-72页
    4.4 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增强增韧机理第72-77页
        4.4.1 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分析第72-74页
        4.4.2 纤维混凝土增强增韧的基本理论第74-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5章 总结第79-81页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79-80页
    5.2 建议与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体积机制砂混凝土底板温度的无线智能监测及仿真计算
下一篇:双相半空间中衬砌和孔洞对透射SH波的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