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施工、施工机械与设备论文

大体积机制砂混凝土底板温度的无线智能监测及仿真计算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页
    1.2 大体积机制砂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第9-12页
        1.2.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第9-11页
        1.2.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第11-12页
        1.2.3 机制砂混凝土与河砂混凝土的区别第12页
    1.3 混凝土裂缝的危害性第12-13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大体积机制砂混凝土底板温度与应力的理论计算第17-39页
    2.1 热传导方程第17-25页
        2.1.1 固体热传导方程介绍第17-19页
        2.1.2 定解条件第19-23页
        2.1.3 边界条件的近似处理第23-25页
    2.2 混凝土水化热计算第25-38页
        2.2.1 引言第25-26页
        2.2.2 混凝土拌合温度的计算第26-27页
        2.2.3 混凝土浇注温度的计算第27-28页
        2.2.4 计算混凝土的绝热温升第28-29页
        2.2.5 不同厚度混凝土温度值第29-32页
        2.2.6 保温材料厚度的计算第32-33页
        2.2.7 混凝土保温层的计算第33页
        2.2.8 混凝土表层温度第33-35页
        2.2.9 大底板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第35-38页
    2.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大体积机制砂混凝土底板温度场数值模拟第39-55页
    3.1 ANSYS热分析理论基础第39-42页
        3.1.1 ANSYS热分析的基本理论第39页
        3.1.2 热量传递的方式第39-42页
    3.2 混凝土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第42-54页
        3.2.1 前处理参数的确定第42-43页
        3.2.2 中期试验仿真模拟第43-47页
        3.2.3 东塔负六层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仿真模拟第47-49页
        3.2.4 东塔负五层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仿真模拟第49-51页
        3.2.5 西塔负四层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仿真模拟第51-54页
    3.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大体积机制砂混凝土底板温度及应变监测第55-70页
    4.1 工程概况第55-56页
    4.2 双子塔大体积机制砂混凝土底板进行监测的意义第56页
    4.3 监测设备简介第56-58页
    4.4 工程监测第58-68页
        4.4.1 中期试验温度及应变监测第58-60页
        4.4.2 东塔负六层底板的温度监测第60-63页
        4.4.3 东塔负五层底板温度及应变监测第63-66页
        4.4.4 西塔负四层底板温度及应变监测第66-68页
    4.5 仿真曲线与监测曲线的对比第68-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与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下侧向支撑钢梁的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断裂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