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论文

城市竞争视角下现代CBD规划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8页
        1.1.1 城市化进程的都市区化阶段第11-14页
        1.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服务业集群形成第14-15页
        1.1.3 地方政府对城市空间开发的主导第15-17页
        1.1.4 我国与发达国家CBD建设背景比较第17-18页
    1.2 研究意义第18-2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8-19页
        1.2.2 现实意义第19-21页
    1.3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 研究方法第22-25页
        1.4.1 本文研究的基本特征第22-24页
        1.4.2 研究方法概述第24-25页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5-28页
    1.6 论文内容框架第28-29页
第二章 CBD演变特征、研究进展与现代CBD概念界定第29-65页
    2.1 CBD空间形态的起源、成熟与分化第29-40页
        2.1.1 CBD空间形态的起源第29-33页
        2.1.2 “中心—边缘”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成熟第33-35页
        2.1.3 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CBD发展第35-40页
    2.2 现代CBD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40-52页
        2.2.1 国外研究进展概述第40-44页
        2.2.2 国内研究进展概述第44-49页
        2.2.3 研究关注点的变化及其意义第49-52页
    2.3 本文中的“现代CBD”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第52-64页
        2.3.1 现代服务业的分类与空间集聚第52-54页
        2.3.2 “市场推动”与“政府推动”:现代CBD发展的两种驱动原型第54-56页
        2.3.3 对CBD在当代发展特征的多维度理解第56-60页
        2.3.4 本研究中的现代CBD概念内涵与研究范围界定第60-64页
    2.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三章 城市竞争视角下现代CBD规划研究的内容体系建构第65-81页
    3.1 城市竞争的相关研究第65-71页
        3.1.1 “竞争”观点的产生与城市作为竞争主体的意义第65-67页
        3.1.2 国内外对城市竞争力领域的相关研究第67-70页
        3.1.3 城市竞争的3种作用机制第70-71页
    3.2 现代CBD的空间实践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作用第71-77页
        3.2.1 现代CBD对都市区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第72-73页
        3.2.2 现代CBD作为城市承接服务业转移与提升全球城市地位的物质平台第73-76页
        3.2.3 城市竞争的政府行动:现代CBD是“城市企业化”实践的操作对象第76-77页
    3.3 基于城市竞争作用机制的现代CBD规划研究的内容体系第77-80页
    3.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CBD发展定位与实践路径第81-180页
    4.1 都市区资源整合视角下CBD空间实践路径的美国案例研究第81-134页
        4.1.1 美国CBD规划实践研究的“原型”价值第81-84页
        4.1.2 增长型都市的需求挖掘——以休斯敦为例第84-95页
        4.1.3“商业领袖型”都市的C BD规划实践路径——以纽约为例第95-106页
        4.1.4 衰退型都市的CBD空间更新实践路径——以滨水区为例第106-118页
        4.1.5 科技型都市的CBD空间“精品化”路径——以旧金山为例第118-131页
        4.1.6“中心—外围”关系下的都市区交通发展的多元利益诉求第131-134页
    4.2 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现代CBD发展经验的启示第134-150页
        4.2.1 基于对都市区发展态势研判的现代CBD发展定位第135-139页
        4.2.2 适应都市区发展形势的现代CBD空间形态管控实践第139-141页
        4.2.3 适应都市区社会空间特征的现代CBD规划实践路径第141-142页
        4.2.4 基于都市区内部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CBD交通规划目标第142-150页
    4.3 我国都市区现代服务业集群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北京为例第150-162页
        4.3.1 北京都市区社会结构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第150-152页
        4.3.2 北京城市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与社会空间极化第152-154页
        4.3.3 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基于企业总部布局的分析第154-159页
        4.3.4 我国现代CBD空间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分析第159-162页
    4.4 都市区视野下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空间区位与用地规模第162-178页
        4.4.1 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用地规模控制与跃迁发展路径第162-166页
        4.4.2 城市传统城区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路径第166-169页
        4.4.3 都市区人口疏导目标下现代CBD发展的空间实践路径第169-171页
        4.4.4 土地开发制度对商务空间集聚的影响与规划响应第171-178页
    4.5 本章小结第178-180页
第五章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物质空间规划分类策略第180-278页
    5.1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分类第180-193页
        5.1.1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背景与现状第180-184页
        5.1.2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层次分类第184-193页
    5.2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用地布局的分类规划策略与评价第193-222页
        5.2.1 交流导向的现代CBD用地布局策略第193-198页
        5.2.2 功能导向的现代CBD用地布局策略第198-201页
        5.2.3 商业用地布局规划的分类规划策略第201-209页
        5.2.4 文化设施用地布局的分类规划策略第209-211页
        5.2.5 住宅配套用地布局的分类规划策略第211-215页
        5.2.6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 BD用地布局分类评价第215-221页
        5.2.7 现代CBD的用地布局合理性的指示性评估指标第221-222页
    5.3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综合交通规划策略与分类评价第222-244页
        5.3.1 现代CBD的道路路网结构类型第223-224页
        5.3.2 联系导向的CBD综合交通规划策略第224-233页
        5.3.3 效率导向的CBD综合交通规划策略第233-236页
        5.3.4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道路设施规划与改造策略第236-240页
        5.3.5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综合交通规划分类评价第240-244页
    5.4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空间形态管控策略及分类评价第244-274页
        5.4.1 现代CBD空间形态的开放化与形象价值第244-247页
        5.4.2 开放导向的现代CBD空间形态设计与控制策略第247-258页
        5.4.3 形象导向的现代CBD空间形态管控与设计策略第258-266页
        5.4.4 滨水CBD空间形态设计的形象导向与开放导向第266-271页
        5.4.5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空间管控与设计的分类评价指标第271-274页
    5.5 本章小结第274-278页
第六章 现代CBD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府行动策略第278-312页
    6.1 现代CBD规划编制与展示宣传的政府行动策略第279-287页
        6.1.1 现代CBD的规划编制历程实例概况第279-280页
        6.1.2 现代CBD规划编制的国际化第280-283页
        6.1.3 现代CBD规划的宣传与多方参与第283-287页
    6.2 面向市场的现代CBD规划实施政府行动策略第287-305页
        6.2.1 现代CBD空间开发的引资策略第287-291页
        6.2.2 现代CBD空间开发与运营的“公私合作”第291-297页
        6.2.3 政策机遇下现代CBD空间开发的政府行动——以陆家嘴CBD为例第297-301页
        6.2.4 基于多方利益协调的现代CBD交通规划实施的政府行动第301-305页
    6.3 现代CBD规划实施的政府间合作第305-310页
        6.3.1 我国区级行政管理范围变更及对CBD空间开发的影响第305-308页
        6.3.2 CBD规划实践中的上下级政府之间协同分工第308-309页
        6.3.3 现代CBD规划实施的区级政府间合作第309-310页
    6.4 本章小结第310-312页
第七章 城市竞争视角下于家堡金融区规划评价与策略第312-346页
    7.1 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于家堡金融区空间实践路径第312-320页
        7.1.1 天津都市区发展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第312-316页
        7.1.2 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于家堡金融区发展目标定位第316-318页
        7.1.3 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于家堡金融区规划实践路径第318-320页
    7.2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于家堡金融区物质空间规划评价与策略第320-339页
        7.2.1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于家堡金融区物质空间规划评价第320-323页
        7.2.2 功能导向的于家堡金融区用地布局策略第323-330页
        7.2.3 效率导向的于家堡金融区综合交通规划策略第330-332页
        7.2.4 形象导向的于家堡金融区空间形态管控与设计策略第332-339页
    7.3 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府行动策略第339-345页
        7.3.1 规划编制与宣传的政府行动策略与评价第339-342页
        7.3.2 面向市场的于家堡金融区启动开发策略第342-344页
        7.3.3 政策机遇下的于家堡金融区空间开发的政府行动第344-345页
    本章小结第345-34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346-354页
    8.1 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第346-351页
    8.2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351-354页
参考文献第354-368页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第368-369页
致谢第369-370页

论文共3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VR技术的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