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4页
    0.1 选题来源及目的及意义第9页
    0.2 致密油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0.2.1 国外致密油研究现状第9-10页
        0.2.2 国内致密油研究现状第10-11页
    0.3 盆地模拟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第11-12页
    0.4 研究思路第12-14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4-18页
    1.1 大地构造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区构造沉积特征第15-16页
    1.3 研究区地层分布简况第16-18页
第二章 烃源岩分布及生烃能力第18-28页
    2.1 烃源岩品质分析第18-20页
        2.1.1 烃源岩岩性特征第18页
        2.1.2 烃源岩地化特征第18-20页
    2.2 TOC测井预测及有效烃源岩分布第20-25页
        2.2.1 TOC测井拟合方法第20-24页
        2.2.2 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第24-25页
    2.3 烃源岩生烃能力第25-28页
第三章 储层特征研究第28-41页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28-30页
        3.1.1 岩性描述及组构特征第28-29页
        3.1.2 储层沉积构造特征第29-30页
    3.2 储层物性特征第30-31页
    3.3 储层沉积微相特征第31-36页
    3.4 源岩-储层组合模式第36-41页
第四章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研究第41-54页
    4.1 盆地数值模拟目的及参数第41-46页
        4.1.1 研究目的第41-42页
        4.1.2 盆地模拟参数设定第42-46页
    4.2 生烃与排烃过程分析第46-49页
        4.2.1 生烃过程分析第46-48页
        4.2.2 排烃充注机制第48-49页
    4.3 油气运移规律分析第49-54页
        4.3.1 致密油输导模式第49-50页
        4.3.2 油气成藏期与储层致密期的关系第50-52页
        4.3.3 油气运移数值模拟第52-54页
第五章 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第54-59页
    5.1 油气聚集有利因素第54-56页
    5.2 齐家青山口组致密油成藏模式第56-58页
    5.3 油气聚集有利区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扶新隆起带扶余油层储层隔夹层研究
下一篇:硫化氢增强拟南芥水涝低氧胁迫耐受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