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实证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财务困境预警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0-11页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4-2 结构框架图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财务困境理论分析 | 第13-24页 |
§2-1 财务困境定义 | 第13-16页 |
2-1-1 国外财务困境含义界定综述 | 第13-15页 |
2-1-2 国内财务困境含义界定综述 | 第15页 |
2-1-3 本文对财务困境含义界定 | 第15-16页 |
§2-2 财务困境形成原因 | 第16-17页 |
2-2-1 财务困境形成的外部原因 | 第16页 |
2-2-2 财务困境形成的内部原因 | 第16-17页 |
§2-3 国内外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2-3-1 国外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回顾 | 第17-19页 |
2-3-2 国内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回顾 | 第19-20页 |
2-3-3 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2-4 财务困境预警的理论依据 | 第21-24页 |
2-4-1 规范性理论 | 第21-22页 |
2-4-2 实证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财务困境预警的研究设计 | 第24-40页 |
§3-1 财务困境预警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24-25页 |
§3-2 财务困境预警的样本选择 | 第25-29页 |
3-2-1 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选择 | 第26-27页 |
3-2-2 非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选择 | 第27-29页 |
§3-3 财务困境预警的指标设计 | 第29-34页 |
3-3-1 预警指标的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3-3-2 预警指标的设计体系 | 第30-34页 |
§3-4 预警指标的检验 | 第34-40页 |
3-4-1 正态性检验 | 第34-36页 |
3-4-2 显著性检验 | 第36-40页 |
第四章 财务困境预警的实证分析 | 第40-52页 |
§4-1 因子分析 | 第40-45页 |
4-1-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40-41页 |
4-1-2 KMO 和Bartlett 检验 | 第41页 |
4-1-3 因子变量的提取 | 第41-44页 |
4-1-4 因子的线性表达式 | 第44-45页 |
§4-2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45-48页 |
4-2-1 Logistic 回归的基本思想 | 第45-47页 |
4-2-2 Logistic 回归结果 | 第47-48页 |
§4-3 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 第48-52页 |
4-3-1 模型的检验 | 第48-50页 |
4-3-2 模型的评价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2-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54-55页 |
§5-3 对利益相关者的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A 沪深两市各年 ST 公司统计对比图 | 第59-60页 |
附录B 被特别处理的上证 A 股上市公司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