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盾构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6-29页 |
2.1 盾构项目工程特征 | 第16-17页 |
2.1.1 盾构的主要构成 | 第16页 |
2.1.2 盾构的施工原理 | 第16页 |
2.1.3 盾构法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 盾构项目与其他工程项目的区别 | 第17-18页 |
2.2.1 工程管理风险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 第17页 |
2.2.2 管理的不确定性 | 第17-18页 |
2.2.3 管理的动态性与可变性 | 第18页 |
2.3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概述 | 第18-27页 |
2.3.1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概念 | 第18-19页 |
2.3.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意义 | 第19-20页 |
2.3.3 工程项目目标分析 | 第20-22页 |
2.3.4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特性 | 第22-24页 |
2.3.5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实施 | 第24-27页 |
2.4 常见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方法——挣值法 | 第27-29页 |
2.4.1 挣值法应用过程中的参数 | 第27-28页 |
2.4.2 挣值法应用中的偏差参数 | 第28-29页 |
第3章 X盾构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9-43页 |
3.1 项目线路概况 | 第29-35页 |
3.1.1 项目自然特征 | 第29-34页 |
3.1.2 项目地区特征 | 第34-35页 |
3.2 工程相关情况 | 第35-37页 |
3.2.1 主要技术标准 | 第35页 |
3.2.2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 第35-36页 |
3.2.3 工程特点 | 第36-37页 |
3.2.4 控制和重难点工程分析 | 第37页 |
3.3 X项目集成管理存在问题发现 | 第37-38页 |
3.3.1 问卷调查 | 第37-38页 |
3.3.2 调研过程 | 第38页 |
3.4 X盾构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8-41页 |
3.4.1 项目集成管理意识不强 | 第39页 |
3.4.2 项目集成管理机制建设不健全 | 第39-40页 |
3.4.3 项目各目标要素之间缺少集成联系 | 第40-41页 |
3.5 X盾构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中存在问题产生原因 | 第41-43页 |
3.5.1 没有形成项目管理机制 | 第41页 |
3.5.2 没有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 第41-42页 |
3.5.3 项目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彼此之间信息沟通不充分 | 第42-43页 |
第4章 X盾构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改进措施 | 第43-58页 |
4.1 加强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管理的措施 | 第43-52页 |
4.1.1 质量管理措施 | 第43-48页 |
4.1.2 进度控制措施 | 第48-50页 |
4.1.3 成本控制措施 | 第50-52页 |
4.2 建立完善的集成管理体系 | 第52-55页 |
4.2.1 增强项目集成管理意识 | 第52-53页 |
4.2.2 建立专门的集成管理组织结构 | 第53页 |
4.2.3 构建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 | 第53-54页 |
4.2.4 加强各目标要素之间的集成联系 | 第54-55页 |
4.2.5 将集成管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 | 第55页 |
4.3 构建项目的集成管理具体方案 | 第55-58页 |
4.3.1 传统挣值法改进 | 第55-57页 |
4.3.2 项目集成管理的流程 | 第57-58页 |
第5章 X盾构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保障措施 | 第58-62页 |
5.1 提升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 第58-59页 |
5.1.1 强化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制 | 第58页 |
5.1.2 注重重大危险源管理 | 第58页 |
5.1.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 第58-59页 |
5.2 针对工程重难点制定专门解决方案 | 第59-62页 |
5.2.1 软弱地层施工 | 第59页 |
5.2.2 下穿管线、马路和构筑物 | 第59-60页 |
5.2.3 孤石、基岩突起地层掘进 | 第60页 |
5.2.4 大坡度施工 | 第60页 |
5.2.5 盾构始发、达到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