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1.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历史形成 | 第14-22页 |
(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4-17页 |
1.早期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 第14-15页 |
2.中国共产党建党治党理论 | 第15-17页 |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背景 | 第17-20页 |
1.国际政治形势 | 第17-18页 |
2.国内政治形势 | 第18-19页 |
3.党的自身变化 | 第19-20页 |
(三)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产生过程 | 第20-22页 |
1.地方工作期间的思想萌芽 | 第20-21页 |
2.中央工作期间的思想成熟 | 第21-22页 |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2-30页 |
(一)思想建设从严 | 第22-23页 |
1.坚定理想信念 | 第22-23页 |
2.增强“四种意识” | 第23页 |
(二)组织建设从严 | 第23-24页 |
1.培养选拔高素质干部 | 第23-24页 |
2.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 第24页 |
(三)作风建设从严 | 第24-26页 |
1.坚持群众路线 | 第25页 |
2.坚决反对“四风” | 第25-26页 |
(四)制度建设从严 | 第26-28页 |
1.坚持依规治党 | 第26-27页 |
2.党纪严于国法 | 第27-28页 |
(五)反腐倡廉建设从严 | 第28-30页 |
1.坚持为政清廉 | 第28页 |
2.净化政治生态 | 第28-30页 |
三、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30-34页 |
(一)系统的理论逻辑 | 第30-31页 |
1.系统的思想传承 | 第30页 |
2.系统的理论构建 | 第30-31页 |
(二)科学的战略思维 | 第31-32页 |
1.科学的思维方法 | 第31页 |
2.整体的战略谋划 | 第31-32页 |
(三)高度的责任担当 | 第32-34页 |
1.强烈的忧患意识 | 第32-33页 |
2.鲜明的问题导向 | 第33-34页 |
四、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实践路径 | 第34-42页 |
(一)坚持党性教育加强思想建设 | 第34-35页 |
1.全党大兴学习之风 | 第34页 |
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 第34-35页 |
(二)注重干部培养巩固组织结构 | 第35-37页 |
1.提高领导干部任用标准 | 第35-36页 |
2.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 第36-37页 |
(三)紧密依靠群众优化工作作风 | 第37-38页 |
1.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 第37-38页 |
2.建立整顿工作作风的长效机制 | 第38页 |
(四)全面依规治党强化制度管理 | 第38-40页 |
1.完善党内制度 | 第39页 |
2.强化制度执行 | 第39-40页 |
(五)采用科学方法有效防治腐败 | 第40-42页 |
1.开展廉政文化教育 | 第40页 |
2.构建巡视追逃体系 | 第40-42页 |
五、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时代意义 | 第42-46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42-44页 |
1.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 第42-43页 |
2.深化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性认识 | 第43-44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44-46页 |
1.为反腐倡廉提供指导思想 | 第44-45页 |
2.为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