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 论文思路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14-30页 |
一、 基本概念阐释 | 第14-19页 |
(一) 从严治党与全面从严治党 | 第14-17页 |
(二) 干部与领导干部 | 第17-18页 |
(三) 领导干部监督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 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的必要性 | 第19-23页 |
(一) 领导干部的特殊地位要求加强监督 | 第19-20页 |
(二) 防止“权力异化”要求加强监督 | 第20-22页 |
(三) 反腐倡廉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求加强监督 | 第22-23页 |
三、 领导干部监督的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干部监督思想 | 第23-24页 |
(二) 列宁的干部监督思想 | 第24-25页 |
(三) 中国共产党干部监督思想 | 第25-30页 |
第二章 建国以来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 第30-39页 |
一、 1949-1978: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与曲折 | 第31-33页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建立 | 第31页 |
(二) 反右扩大化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建设的偏离 | 第31-32页 |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建设的曲折 | 第32-33页 |
二、 1978-2002: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恢复和发展 | 第33-34页 |
(一) 监督工作的初步恢复和专门监督机构的重建 | 第33页 |
(二) 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得到加强 | 第33-34页 |
(三) 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成为工作重点 | 第34页 |
三、 2002-2012: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相对完善 | 第34-36页 |
(一)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规范化、体系化 | 第34-35页 |
(二) 党内监督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 第35-36页 |
(三) 重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 第36页 |
四、 2012 以来: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 第36-39页 |
(一) 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理论不断创新 | 第36-37页 |
(二) 深化领导干部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 第37页 |
(三) 继续坚持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39-49页 |
一、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分析 | 第39-43页 |
(一)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39-42页 |
(二)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42-43页 |
二、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历史性进步 | 第43-46页 |
(一) 党内监督的基本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健全 | 第43-45页 |
(二) 党的专门监督机构建设不断加强 | 第45-46页 |
(三) 党外监督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 第46页 |
三、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6-49页 |
(一)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制度问题 | 第46-47页 |
(二)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执行力问题 | 第47页 |
(三)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沟通协调问题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路径探析 | 第49-61页 |
一、 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 第49-52页 |
(一) 构建科学的领导干部监督领导模式 | 第49-50页 |
(二) 改进纪检机关的领导体制 | 第50-51页 |
(三) 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建设 | 第51-52页 |
二、 加强新媒体下的新闻舆论监督 | 第52-55页 |
(一) 促进新闻立法 | 第52-53页 |
(二)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 第53-54页 |
(三) 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 第54-55页 |
三、 建全群众监督机制 | 第55-58页 |
(一) 增强人民群众监督意识 | 第55-56页 |
(二) 健全群众监督制度体系 | 第56-57页 |
(三) 落实群众监督保障机制 | 第57-58页 |
四、 提高民主党派的监督效能 | 第58-61页 |
(一) 加强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 | 第58-59页 |
(二) 科学推进民主监督机制建设 | 第59-60页 |
(三) 加强与其他监督形式的配合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