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交通运输经济和邮电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打车软件使用过程中民事责任问题研究--以滴滴出行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序言第9-11页
第1章 问题的提出第11-16页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1-12页
    1.2 打车软件兴起的重要意义及国内的发展现状第12-14页
    1.3 打车软件使用过程中引发诸多法律责任纠纷第14-16页
第2章 打车软件使用过程中法律关系的分析第16-24页
    2.1 理论界对于滴滴出行网络平台法律关系的学说第16-19页
        2.1.1 承运人类型说第16-18页
        2.1.2 居间合同类型说第18-19页
    2.2 根据不同的运营模式确定相应的法律关系(本文观点)第19-22页
        2.2.1 滴滴出租车和私家快车运营模式下的法律关系第20-21页
        2.2.2 滴滴专车运营模式下的法律关系第21-22页
    2.3 不同运营模式法律关系界定对于民事责任问题认定的重要意义第22-24页
第3章 打车软件使用过程中民事责任的认定第24-39页
    3.1 缔约过失责任及违反强制缔约义务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第24-29页
        3.1.1 挑客拒载现象产生责任的观点第26-28页
        3.1.2 对路人空车拒载产生责任观点第28-29页
    3.2 违约责任第29-34页
        3.2.1 以私家车为主的违约行为分析第30-32页
        3.2.2 乘客违约现象分析第32-33页
        3.2.3 双方违约行为的共同因素第33-34页
    3.3 侵权责任第34-39页
        3.3.1 乘客在不同运营模式下遭遇侵权行为时责任的承担第34-36页
        3.3.2 对第三人的侵权责任承担探讨第36-39页
第4章 打车软件使用过程中民事责任的立法完善第39-51页
    4.1 打车软件的立法现状分析第39-43页
        4.1.1 加强私法层面理论支撑的重要性第42-43页
    4.2 打车软件使用过程中民事责任的立法与解决第43-51页
        4.2.1 在相关民事法律规定中对民事责任予以明确立法第44-45页
        4.2.2 针对事故频发的具体解决方案第45-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新疆农产品企业绿色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贵州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的地方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