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的部门协调机制--财政和整体性治理的视角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0-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农村改革的历程与内容 | 第17-26页 |
2.1 农村税费改革 | 第17-21页 |
2.1.1 农村税费改革的历程与内容 | 第18-19页 |
2.1.2 农村税费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 第19-21页 |
2.2 农村综合改革 | 第21-22页 |
2.2.1 农村综合改革的历程与内容 | 第21-22页 |
2.2.2 农村综合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 第22页 |
2.3 新时期农村综合改革 | 第22-26页 |
2.3.1 新时期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 | 第23-24页 |
2.3.2 “十三五”时期农村综合改革路径 | 第24-26页 |
3 农村综合改革的部门协作与成效 | 第26-41页 |
3.1 农村综合改革的部门合作现状 | 第26-28页 |
3.2 农村综合改革增进部门合作主要方式 | 第28-35页 |
3.2.1 宏观层面部门合作剖析 | 第29-33页 |
3.2.2 微观层面乡镇合作剖析 | 第33-35页 |
3.2.3 公私合作 | 第35页 |
3.3 农村综合改革的部门合作成效 | 第35-38页 |
3.3.1 转变乡镇机构政府职能 | 第35-36页 |
3.3.2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推进 | 第36页 |
3.3.3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以搭建 | 第36-37页 |
3.3.4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全面铺开 | 第37-38页 |
3.3.5 促进城乡统筹联动发展 | 第38页 |
3.4 农村综合改革中“条块”仍未打破的原因 | 第38-41页 |
3.4.1 职责同构的政府管理模式 | 第39页 |
3.4.2 部门职能分工边界不清 | 第39页 |
3.4.3 宏观协调机制缺失 | 第39-41页 |
4 农村综合改革的利益分配与影响 | 第41-49页 |
4.1 农村综合改革的利益分配 | 第41-45页 |
4.1.1 宏观层面的利益分配 | 第41-42页 |
4.1.2 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 | 第42-45页 |
4.2 农村综合改革利益分配的有利影响 | 第45-46页 |
4.2.1 重新划分县乡财政支出责任 | 第45页 |
4.2.2 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 | 第45页 |
4.2.3 改善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 | 第45-46页 |
4.2.4 增强地方治理的总体规划性 | 第46页 |
4.3 农村综合改革中“条块分割”的不利影响 | 第46-49页 |
4.3.1 加剧乡镇财政权责的背离 | 第46-47页 |
4.3.2 引致乡镇财政资源的竞争 | 第47页 |
4.3.3 增加乡镇财政管理的难度 | 第47-49页 |
5 新时期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与措施 | 第49-60页 |
5.1 新时期农村综合改革的整体性治理变革 | 第49-51页 |
5.1.1 迈向整体性变革的现实迫切性 | 第49页 |
5.1.2 整体性治理的主要思想 | 第49-51页 |
5.2 新时期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财政角度 | 第51-55页 |
5.2.1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方式 | 第51-53页 |
5.2.2 改变“条块”分割现状,提倡部门合作 | 第53页 |
5.2.3 探索更加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实现形式 | 第53-54页 |
5.2.4 统筹规划,正确处理各种财政关系 | 第54-55页 |
5.3 整体性治理理论下的部门合作与合理分配措施 | 第55-60页 |
5.3.1 宏观层面:中央政府的财政制度协调 | 第56-57页 |
5.3.2 中观层面:地方政府的财政资源整合 | 第57-58页 |
5.3.3 微观层面:基层组织的参与执行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