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1.2.3 对国内外文献的述评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6页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的基础问题第17-25页
    2.1 股权的概念与性质第17页
    2.2 股权外在表现方式的法律规范及分析第17-21页
    2.3 股权转让的法律规范及分析第21-22页
    2.4 股权变动模式第22-23页
    2.5 股权善意取得的基本内涵第23-24页
    2.6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正当性第25-35页
    3.1 股权善意取得之争议第25-26页
        3.1.1 肯定说第25页
        3.1.2 否定说第25-26页
        3.1.3 本文的观点第26页
    3.2 股权善意取得的司法实践第26-30页
    3.3 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第30-34页
        3.3.1 权利外观理论第30-31页
        3.3.2 法秩序下的价值考量第31-34页
    3.4 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构建第35-42页
    4.1 从物权善意取得制度到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第35-38页
        4.1.1 物权与股权之比较第35页
        4.1.2 物权公示方式与股权公示方式之比较第35-37页
        4.1.3 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与股权变动的立法模式第37-38页
    4.2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第38-41页
        4.2.1 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第38-40页
        4.2.2 股权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第40-41页
    4.3 小结第41-42页
结论与展望第42-43页
    1、结论第42页
    2、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制度研究
下一篇:关于我国通知移除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