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虚假诉讼罪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虚假诉讼罪的确立及必要性分析第10-17页
    1.1 虚假诉讼罪的确立过程第10-11页
    1.2 虚假诉讼单独入罪的必要性分析第11-17页
        1.2.1 虚假诉讼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第11-12页
        1.2.2 我国对虚假诉讼的刑事规制不足第12-13页
        1.2.3 理论界对虚假诉讼定性有争议第13-15页
        1.2.4 司法界对虚假诉讼定性不统一第15-17页
第2章 虚假诉讼罪的犯罪构成第17-26页
    2.1 虚假诉讼罪的客体第17-19页
        2.1.1 国家司法秩序第17-18页
        2.1.2 他人的合法权益第18-19页
    2.2 虚假诉讼罪的客观方面第19-22页
        2.2.1 行为方式: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第19-21页
        2.2.2 行为结果: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第21-22页
    2.3 虚假诉讼罪的主体第22-24页
        2.3.1 自然人犯罪主体第22-23页
        2.3.2 单位犯罪主体第23-24页
    2.4 虚假诉讼罪的主观方面第24-26页
        2.4.1 直接故意第24页
        2.4.2 犯罪目的第24-25页
        2.4.3 犯罪动机第25-26页
第3章 虚假诉讼罪与非罪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第26-30页
    3.1 虚假诉讼罪与非罪的界限第26页
    3.2 虚假诉讼罪的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第26-30页
        3.2.1 虚假诉讼罪与诈骗罪第26-27页
        3.2.2 虚假诉讼罪与伪证罪第27-28页
        3.2.3 虚假诉讼罪与妨害作证罪第28页
        3.2.4 虚假诉讼罪与诬告陷害罪第28-30页
第4章 虚假诉讼的犯罪形态问题第30-38页
    4.1 虚假诉讼罪的停止形态问题第30-33页
        4.1.1 虚假诉讼罪的完成形态第30-31页
        4.1.2 虚假诉讼罪的未完成形态第31-33页
    4.2 虚假诉讼罪的共犯形态问题第33-35页
        4.2.1 当事人之间的共犯问题第34页
        4.2.2 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共犯问题第34-35页
        4.2.3 当事人与司法工作人员之间的共犯问题第35页
    4.3 虚假诉讼的罪数形态问题第35-38页
        4.3.1 虚假诉讼罪与其他罪的竞合问题第35-36页
        4.3.2 虚假诉讼罪与其他罪的牵连问题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疑罪从无原则研究
下一篇:安全保障义务合理限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