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旅游视角下的卢氏县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的来源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13-1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1.1 县域旅游 | 第13页 |
2.1.2 山地及山地城市 | 第13-14页 |
2.1.3 山地公园 | 第14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4-17页 |
2.2.1 旅游经济学 | 第14-15页 |
2.2.2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 第15页 |
2.2.3 山地城市景观学 | 第15-16页 |
2.2.4 景观生态学 | 第16-17页 |
2.3 小结 | 第17页 |
3 国内外山地公园发展概况及相关案例分析 | 第17-27页 |
3.1 国内外山地观念发展概况 | 第17页 |
3.2 国内外山地公园设计研究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3.2.1 国外山地公园设计研究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3.2.2 国内山地公园设计研究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3.3 国内外山地公园案例分析 | 第19-26页 |
3.3.1 班夫国家公园 | 第19-21页 |
3.3.2 平顶山山顶公园 | 第21-23页 |
3.3.3 大连麟道山地车主题公园 | 第23-24页 |
3.3.4 延安西北川山体公园 | 第24-26页 |
3.4 小结 | 第26-27页 |
4 卢氏县县域旅游视角下的山地公园建设分析 | 第27-38页 |
4.1 卢氏县县域旅游发展条件 | 第27-29页 |
4.1.1 地理区位 | 第27页 |
4.1.2 交通区位 | 第27-28页 |
4.1.3 资源条件 | 第28页 |
4.1.4 历史文化 | 第28-29页 |
4.1.5 经济条件 | 第29页 |
4.2 卢氏县县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4.2.1 县域旅游发展现状 | 第29-32页 |
4.2.2 县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4.3 山地公园选址及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第33-37页 |
4.3.1 公园选址 | 第33页 |
4.3.2 基址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4.3.3 公园旅游发展SWOT分析 | 第35-37页 |
4.3.4 公园旅游发展SWOT策略规划 | 第37页 |
4.4 小结 | 第37-38页 |
5 北山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第38-66页 |
5.1 旅游定位 | 第38-40页 |
5.1.1 旅游形象定位 | 第38页 |
5.1.2 旅游功能定位 | 第38-39页 |
5.1.3 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 第39-40页 |
5.2 规划依据、理念与设计原则 | 第40-41页 |
5.2.1 规划依据 | 第40页 |
5.2.2 规划理念 | 第40页 |
5.2.3 设计原则 | 第40-41页 |
5.3 规划设计内容 | 第41-64页 |
5.3.1 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 | 第41-42页 |
5.3.2 功能分区 | 第42-57页 |
5.3.3 专项规划 | 第57-64页 |
5.4 北山公园县域旅游发展策略 | 第64-65页 |
5.4.1 稳定与发展并存 | 第64页 |
5.4.2 加强旅游宣传营销 | 第64页 |
5.4.3 旅游产品多样化 | 第64-65页 |
5.4.4 健康可持续发展 | 第65页 |
5.5 小结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