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新闻改编电影”的发展历史 | 第11-13页 |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新闻改编电影”对故事题材的选择与处理 | 第17-33页 |
第一节 新闻故事的写作技巧 | 第17-21页 |
一、人物是主线 | 第18页 |
二、设置悬念是关键 | 第18-19页 |
三、内容的细节化和深刻性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新闻改编电影”中的故事情境设计 | 第21-28页 |
一、人物关系的戏剧化设置 | 第22-24页 |
二、时间环境和空间环境的重构 | 第24-26页 |
三、内容的合理化结构 | 第26-28页 |
第三节 “新闻改编电影”的故事冲突设计 | 第28-33页 |
一、差异形成冲突 | 第29页 |
二、冲突围绕人物展开 | 第29-30页 |
三、冲突刻画人物性格 | 第30-33页 |
第二章 “新闻改编电影”叙事立场的变化 | 第33-47页 |
第一节 新闻叙事立场分析 | 第34-37页 |
一、新闻叙事人的真实、客观存在 | 第34页 |
二、新闻叙事视角的全方位感知 | 第34-35页 |
三、新闻叙事聚焦的本质透析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电影叙事立场分析 | 第37-43页 |
一、电影叙事人的确认与风格形成 | 第37-39页 |
二、电影叙事视角的全方位感知和观众的有限感知 | 第39-41页 |
三、电影叙事聚焦的情感体验 | 第41-43页 |
第三节 从新闻叙事立场到电影叙事立场的改变及效果 | 第43-47页 |
一、叙事者的改变:从客观叙事到参与叙事 | 第43页 |
二、叙事视角的改变:从报道事实到传递思想 | 第43-44页 |
三、叙事聚焦的改变:从事实的陈述到情感的烘托 | 第44页 |
四、叙事改变的效果 | 第44-47页 |
第三章 “新闻改编电影”的叙事结构调整 | 第47-60页 |
第一节 新闻的“块状”叙事结构 | 第47-49页 |
第二节 电影的“线性”叙事结构 | 第49-53页 |
一、电影的情节性“线性”叙事结构 | 第49-50页 |
二、电影冲突推动“线性”叙事结构 | 第50-53页 |
第三节 “新闻改编电影”的“线性”叙事结构带来的表现差异 | 第53-60页 |
一、逻辑紧密的情节结构 | 第53-55页 |
二、完整的情感体验 | 第55-57页 |
三、层层深入的审美熏陶 | 第57-60页 |
第四章 “新闻改编电影”的价值追求 | 第60-73页 |
第一节 新闻的价值的直接宣传 | 第60-62页 |
一、新闻的舆论宣传作用 | 第60-61页 |
二、新闻最终的价值是问题的解决 | 第61-62页 |
第二节 新闻的价值在电影中的逐步深入 | 第62-67页 |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电影 | 第62-64页 |
二、电影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的间接传递 | 第64-65页 |
三、“泛情化”的叙事策略对电影价值观念的深化 | 第65-67页 |
第三节 从新闻到电影的价值延伸 | 第67-73页 |
一、审美价值的情感表达 | 第68-70页 |
二、社会价值的隐喻表达 | 第70-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