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我国商标权刑事立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8-10页 |
第二章 TRIPS 协议对商标权的刑法保护 | 第10-14页 |
一、TRIPS 协议对商标权刑法保护的适用条件 | 第10-12页 |
二、TRIPS 协议对商标权刑法保护的特点 | 第12-14页 |
第三章 我国对商标权的刑法保护现状 | 第14-17页 |
一、我国对商标权刑法保护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二、我国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刑事立法特点 | 第15-17页 |
(一) 立法模式 | 第15页 |
(二) 保护范围 | 第15-16页 |
(三) 刑罚设置 | 第16页 |
(四) 单位犯罪 | 第16-17页 |
第四章 TRIPS 协议与我国刑法对商标权的保护之比较 | 第17-24页 |
一、保护范围 | 第17-19页 |
(一) 未把服务商标列入刑法保护的范围 | 第17-18页 |
(二) 刑法没有禁止反向假冒行为 | 第18-19页 |
(三) 没有将侵犯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给予刑事处罚 | 第19页 |
二、犯罪构成 | 第19-20页 |
三、追诉标准 | 第20-21页 |
四、法定刑设置 | 第21-22页 |
五、诉讼方式 | 第22-24页 |
第五章 我国商标权刑法保护之立法完善 | 第24-29页 |
一、扩大保护范围 | 第24-25页 |
(一) 增加对服务商标的保护 | 第24页 |
(二) 增加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 | 第24-25页 |
二、增设罪种 | 第25-26页 |
(一) 增设反向假冒商标罪 | 第25页 |
(二) 扩充有关罪状 | 第25-26页 |
三、细化量刑 | 第26-27页 |
(一) 修改定罪标准 | 第26页 |
(二) 制定区域差异化量刑标准 | 第26-27页 |
四、刑罚改革 | 第27-29页 |
(一) 调整法定刑 | 第27页 |
(二) 调整罪刑结构 | 第27页 |
(三) 修改罚金刑的规定 | 第27-28页 |
(四) 增加资格刑 | 第28页 |
(五) 完善诉讼程序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