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供应与北京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化发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9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9-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2.1 供应关系相关研究回顾 | 第11-18页 |
2.1.1 采购与供应管理 | 第11-13页 |
2.1.2 供应链管理 | 第13-15页 |
2.1.3 战略联盟 | 第15-16页 |
2.1.4 敏捷供需链 | 第16-18页 |
2.2 精益供应理论回顾 | 第18-21页 |
2.2.1 产生背景 | 第18页 |
2.2.2 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汽车零部件工业与精益供应 | 第22-31页 |
3.1 汽车零部件供应概述 | 第22-26页 |
3.1.1 汽车零部件工业概述 | 第22-23页 |
3.1.2 汽车零部件供应主要发展趋势 | 第23-26页 |
3.2 精益供应战略分析 | 第26-30页 |
3.2.1 供应模式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 | 第26-29页 |
3.2.2 精益供应战略实现的重要条件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北京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背景 | 第31-41页 |
4.1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回顾 | 第31-33页 |
4.1.1 初创期 | 第31-32页 |
4.1.2 改革和发展期 | 第32-33页 |
4.2 北京市汽车工业发展回顾 | 第33-37页 |
4.2.1 萌芽起步时期 | 第33-34页 |
4.2.2 协作与创业时期 | 第34页 |
4.2.3 改革与快速发展时期 | 第34-37页 |
4.3 北京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37-40页 |
4.3.1 整体薄弱且协作模式落后 | 第37页 |
4.3.2 国产化供应水平偏低 | 第37-38页 |
4.3.3 技术创新有待提高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北京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化发展研究 | 第41-52页 |
5.1 借鉴意义 | 第41页 |
5.2 优势分析 | 第41-47页 |
5.2.1 城市优势构筑产业基石 | 第42-44页 |
5.2.2 基地建设优化工业布局 | 第44-45页 |
5.2.3 集团重组加快工业发展 | 第45-47页 |
5.3 国际化发展建议 | 第47-50页 |
5.3.1 发展精益协作战略关系 | 第47-48页 |
5.3.2 重整供应体系 | 第48页 |
5.3.3 企业层差异化发展 | 第48-49页 |
5.3.4 加快实施国产化 | 第49-50页 |
5.3.5 鼓励技术创新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附录 | 第61-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