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3-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6 贡献与不足 | 第15-17页 |
1.6.1 研究贡献 | 第15-16页 |
1.6.2 文章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1.1 股权集中与公司绩效 | 第17-18页 |
2.1.2 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 | 第18-19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2.2.1 股权集中与公司绩效 | 第19-21页 |
2.2.2 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 | 第21-22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2-24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4-33页 |
3.1 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3.1.1 公司治理 | 第24页 |
3.1.2 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 | 第24-26页 |
3.2 股权结构 | 第26-29页 |
3.2.1 股权结构的含义 | 第26页 |
3.2.2 股权结构量的维度度量方法 | 第26-29页 |
3.2.3 多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的制衡型股权结构 | 第29页 |
3.3 公司绩效 | 第29-30页 |
3.4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第30-33页 |
3.4.1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第31-32页 |
3.4.2 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第32-33页 |
4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33-46页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3-34页 |
4.2 样本选取 | 第34-35页 |
4.3 变量设计 | 第35-36页 |
4.3.1 被解释变量设计 | 第35页 |
4.3.2 解释变量设计 | 第35页 |
4.3.3 控制变量选择 | 第35-36页 |
4.4 计量经济模型 | 第36-37页 |
4.4.1 计量方法的选择 | 第36页 |
4.4.2 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4.5 实证研究 | 第37-46页 |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4.5.2 相关性检验 | 第38-39页 |
4.5.3 最小二乘估计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 第39-42页 |
4.5.4 稳健性检验 | 第42-46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6-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5.1.1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结论 | 第46页 |
5.1.2 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结论 | 第46-47页 |
5.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5.2.1 构建合理股权集中和制衡机制,抑制“一股独大”股权结构 | 第47-48页 |
5.2.2 健全法律制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 第48页 |
5.2.3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推行经营者持股制度 | 第48-49页 |
5.2.4 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