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HSPA异构网络下基于自适应CQI延迟的宏站静默干扰协调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HSPA技术概述第12-14页
        1.2.1 HSPA系统概述第12-13页
        1.2.2 HSDPA系统概述第13-14页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HSPA及其演进技术介绍第16-29页
    2.1 HSPA基本原理第16-18页
        2.1.1 HSDPA的物理层结构第16-17页
            2.1.1.1 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第16-17页
            2.1.1.2 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第17页
        2.1.2 HSDPA的MAC结构第17-18页
    2.2 WCDMA-HSPA和TD-HSPA的差别第18-19页
        2.2.1 WCDMA-HSDPA和TD-HSDPA的差别第18-19页
        2.2.2 WCDMA-HSUPA和TD-HSUPA的差别第19页
    2.3 WCDMA-HSPA的关键技术第19-22页
        2.3.1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第20页
        2.3.2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第20-22页
        2.3.3 快速调度第22页
    2.4 WCDMA-HSPA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第22-28页
        2.4.1 系统级仿真原理第22-26页
        2.4.2 系统级仿真中场景介绍第26页
        2.4.3 系统级仿真的结构和设计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HSPA系统中异构网络关键新技术第29-38页
    3.1 异构网络的作用与意义第29-30页
        3.1.1 异构网络中LPN的作用和意义第29页
        3.1.2 场景部署第29-30页
    3.2 范围扩展(Range Expansion)第30-33页
        3.2.1 传统方法第31页
        3.2.2 范围扩展(RE)方法第31-33页
    3.3 宏站静默(MacroMuting,MM)第33-37页
        3.3.1 静默比例第34-35页
        3.3.2 静默模式第35-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HSPA系统中异构网络新技术的部署及问题分析第38-43页
    4.1 HSPA系统中异构网络的部署及存在问题第38-40页
        4.1.1 CQI的测量问题第38-39页
        4.1.2 CQI低估第39-40页
        4.1.3 CQI高估第40页
    4.2 自适应CQI延迟策略(ACH)第40-42页
        4.2.1 自适应CQI延迟策略机制与原理第40-41页
        4.2.2 自适应CQI延迟策略应用的前提条件第41-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自适应CQI延迟的宏站静默干扰协调策略仿真参数及步骤第43-51页
    5.1 主要仿真参数第43-46页
        5.1.1 分布方式第45-46页
            5.1.1.1 随机部署(Uniform distribution)第45-46页
            5.1.1.2 热点部署(Hotspot distribution)第46页
        5.1.2 仿真场景第46页
    5.2 HSPA异构网络系统仿真步骤第46-51页
        5.2.1 Macro-LPN异构网络拓扑结构的建立第47页
        5.2.2 服务用户的接入第47-48页
            5.2.2.1 系统设置与网络功能模块驱动与初始化第47页
            5.2.2.2 Macro服务用户的接入第47-48页
            5.2.2.3 LPN服务用户的接入第48页
        5.2.3 服务用户的调度与资源分配第48-51页
            5.2.3.1 服务用户的调度第48-49页
            5.2.3.2 为调度上的用户分配信道资源第49页
            5.2.3.3 处理与基站通信用户的数据第49-51页
第六章 自适应CQI延迟的宏站静默干扰协调策略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1-60页
    6.1 随机部署场景下吞吐量变化示意图及分析第51-55页
        6.1.1 随机部署场景下平均用户吞吐量随LPN数量变化第51-53页
        6.1.2 随机部署场景下平均扇区吞吐量随LPN数量变化第53-54页
        6.1.3 随机部署场景下LPN边缘用户吞吐量随LPN数量变化CDF图第54-55页
    6.2 热点部署场景下吞吐量变化示意图及分析第55-58页
        6.2.1 热点部署场景下平均用户吞吐量随LPN数量变化第55-56页
        6.2.2 热点部署场景下平均扇区吞吐量随LPN数量变化第56-57页
        6.2.3 热点部署场景下LPN边缘用户吞吐量随LPN数量变化CDF图第57-58页
    6.3 仿真结果总结第58-59页
    6.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60-61页
    7.1 论文工作总结第60页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附录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企业的并购行为对企业研发和绩效的影响
下一篇:股改前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