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温选恢复系的生物学特征及配合力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7页
    1 前言第9页
    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现状第9-12页
        2.1 水稻种质资源概况第9-10页
        2.2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第10-12页
    3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研究进展第12-17页
        3.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强优势恢复系的选育第12-13页
        3.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品质改良第13页
        3.3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抗性育种第13-14页
        3.4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第14-15页
        3.5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定位第15-17页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温恢365和温845的生物学特征第17-2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1.1 供试材料第17-18页
        1.2 田间种植与性状考察第18页
        1.3 米质检测和籼粳交亲和性鉴定第18页
        1.4 褐飞虱抗性鉴定第18页
    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8-22页
        2.1 温恢365生物学特征第18-21页
        2.2 温恢845生物学特征第21-22页
    3 讨论第22-25页
第三章 温选恢复系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第25-3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6-27页
        1.1 供试材料第26页
        1.2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第26-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7-37页
        2.1 35个杂种F_1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第27-29页
        2.2 产量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第29-31页
        2.3 7个不育系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第31-33页
        2.4 5个恢复系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第33页
        2.5 35个杂交组合7个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第33-35页
        2.6 亲本7个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方差第35-36页
        2.7 7个性状的遗传率第36-37页
    3 讨论第37-39页
        3.1 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第37页
        3.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评价第37-38页
        3.3 参试恢复系和组合的应用价值评估第38-39页
全文讨论与结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7-49页
附录图片第49-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顺县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
下一篇:瑞安市高楼镇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