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1.1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9-13页 |
1.1.1 农业产业化 | 第9-10页 |
1.1.2 产业组织理论 | 第10-12页 |
1.1.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2页 |
1.1.4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2-13页 |
1.2 国外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农业产业化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外农业产业化基本模式 | 第14-16页 |
1.3 国内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国内农业产业化研究概述 | 第16-17页 |
1.3.2 国内农业产业化基本模式 | 第17-18页 |
1.4 选题依据 | 第18-19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泰顺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33页 |
2.1 泰顺县农业基本概况 | 第21-23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2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23页 |
2.2 泰顺县农业区域规划与建设 | 第23-28页 |
2.2.1 农业两区规划 | 第24页 |
2.2.2 农业两区建设 | 第24-28页 |
2.3 泰顺县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 第28-29页 |
2.3.1 初步建立了农业标准体系 | 第28-29页 |
2.3.2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初步建成 | 第29页 |
2.3.3 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推行产业化生产 | 第29页 |
2.3.4 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第29页 |
2.4 泰顺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2.4.1 标准的制修订滞后于农业科技发展 | 第30页 |
2.4.2 产业化实施带动不到位农民意识淡薄 | 第30页 |
2.4.3 农业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够完善 | 第30-31页 |
2.4.4 政府部门定位的不准确 | 第31页 |
2.4.5 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 | 第31页 |
2.4.6 产业链条短与企业资金短缺 | 第31页 |
2.4.7 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泰顺县农业产业化模式案例分析比较 | 第33-49页 |
3.1 浙江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 | 第33-34页 |
3.2 泰顺县主要发展模式构成 | 第34-35页 |
3.3 泰顺县主要发展模式对农业生产的推进作用 | 第35-38页 |
3.4 泰顺县农业产业化主要发展模式案例分析 | 第38-49页 |
3.4.1 “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型 | 第38-40页 |
3.4.2 “公司+基地+专业协会+农户”型 | 第40-42页 |
3.4.3 “企业+合作社+农户”型 | 第42-44页 |
3.4.4 “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型 | 第44-45页 |
3.4.5 “农业示范园+农户”型 | 第45-46页 |
3.4.6 案例总结 | 第46-49页 |
第四章 泰顺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选择及对策 | 第49-55页 |
4.1 三种理想的模式 | 第49页 |
4.1.1 “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型 | 第49页 |
4.1.2 “公司+基地+专业协会+农户”型 | 第49页 |
4.1.3 “企业+合作社+农户”型 | 第49页 |
4.2 对策与建议 | 第49-55页 |
4.2.1 坚持产业化的科技兴县途径 | 第50-51页 |
4.2.2 实施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策略 | 第51-52页 |
4.2.3 实施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策略 | 第52-53页 |
4.2.4 实施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策略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