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例

内容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9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第19-22页
    一、概念界定第19-20页
        (一)绩效及绩效考核第19页
        (二)政府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第19页
        (三)出入境检验检疫第19-20页
        (四)海关第20页
    二、理论支撑第20-22页
        (一)政府绩效考核理论第20-21页
        (二)目标管理理论第21-22页
第二章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特殊性第22-28页
    一、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责内容、职能及特殊性第22-25页
        (一)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责内容第22-23页
        (二)海关的职责内容第23页
        (三)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职能及特殊性第23-24页
        (四)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性第24-25页
    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发展的历史沿革第25-26页
    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地位和作用第26-28页
第三章 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的现状和特点第28-35页
    一、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的现状第28-30页
        (一)逐年制定考核办法,明确指标任务第28页
        (二)按照绩效考核要求,严格考评分支局第28-29页
        (三)每月通报考核结果,年终评比兑现第29-30页
    二、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的现状第30-32页
        (一)昆山经济发展的现状第30页
        (二)昆山市地方机关绩效考核的现状第30-31页
        (三)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的整体情况第31-32页
    三、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的特色第32-35页
        (一)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的超前性第33页
        (二)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的示范性第33页
        (三)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的交叉性第33-34页
        (四)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的复杂性第34-35页
第四章 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35-42页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第35-36页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第35页
        (二)问卷内容的设计第35-36页
    二、访谈调查的实施第36-37页
        (一)访谈对象的选取第36页
        (二)访谈内容的设计第36-37页
    三、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第37-39页
        (一)绩效考核制度理念不新,尚不完善第37页
        (二)目标分解工作做得不到位、不细致第37页
        (三)绩效考核项目繁冗琐碎,指标有违实际第37-38页
        (四)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不足,激励措施单一第38-39页
    四、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存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39-42页
        (一)制度制定滞后,顶层设计时考虑不全面第39页
        (二)目标分解不够,考核任务分配缺少沟通衔接第39-40页
        (三)观念墨守成规,项目指标设置缺乏科学公正第40页
        (四)重点把握不清,考核结果运用与激励措施脱节第40-42页
第五章 促进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绩效考核有效开展的对策研究第42-50页
    一、结合业务实际,完善绩效制度全面性第42-43页
        (一)不断完善出入境检验检疫绩效考核管理规定第42页
        (二)高层领导强有力地组织和推动是关键第42-43页
        (三)在绩效管理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是根本保证第43页
    二、加强沟通学习,实现目标分解完整性第43-46页
        (一)目标分解流程再造,持续开展业务培训第43-45页
        (二)不断深化信息沟通,反馈与面谈是核心第45页
        (三)建立数据汇总分析体系,科学分解目标任务第45-46页
    三、全盘统筹规划,设置项目指标科学性第46-48页
        (一)职责梳理,应地制宜的设计考核项目第46页
        (二)注重质量,精炼绩效考核具体内容第46-47页
        (三)便于量化考核,科学进行指标设计第47-48页
    四、明确激励措施,推进绩效考核有效性第48-50页
        (一)结果运用应明确第48页
        (二)奖罚措施应完备第48-49页
        (三)反馈后要及时整改第49页
        (四)要严肃考核监督制度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件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路径探析--以江苏省质监系统特检机构改革为例
下一篇:公共设施建设中的邻避政治研究--基于若干实地考察典型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