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4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8-12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一)实践意义 | 第14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14-15页 |
(二)个案访谈法 | 第15页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五、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幼儿入园适应的相关问题 | 第16-28页 |
一、幼儿入园生活适应的现状调查 | 第16-25页 |
(一)个人生活适应 | 第16-19页 |
(二)集体生活适应 | 第19-25页 |
二、幼儿入园生活适应的相关阶段 | 第25-28页 |
(一)抗拒阶段(第1周) | 第26页 |
(二)初步适应阶段(第 2—4 周) | 第26页 |
(三)熟悉调整阶段(第 5—7 周) | 第26页 |
(四)基本适应阶段(第 8—9 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幼儿入园生活适应的影响因素 | 第28-32页 |
一、幼儿自身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一)幼儿自身的性格 | 第28页 |
(二)幼儿在入园之前的准备工作 | 第28-29页 |
(三)幼儿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 | 第29页 |
二、家庭存在的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一)家长送幼儿入园的动机分析 | 第29页 |
(二)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三)家长面对幼儿入园的情绪及行为表现 | 第30页 |
三、幼儿园的影响 | 第30-32页 |
(一)教师引导的方式和方法的影响 | 第30页 |
(二)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影响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幼儿入园适应的相关解决策略 | 第32-36页 |
一、解决策略建议 | 第32-34页 |
(一)环境转移、交叉、相融 | 第32-33页 |
(二)促进幼儿主动适应 | 第33-34页 |
(三)多方引导幼儿生活适应 | 第34页 |
二、开展家庭——幼儿教师——幼儿自身——幼儿园四者合作 | 第34-36页 |
(一)从家长的角度 | 第35页 |
(二)从幼儿教师的角度 | 第35页 |
(三)从幼儿的角度 | 第35页 |
(四)从幼儿园的角度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附录 | 第42-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