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偶氮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1.1 引言第8页
    1.2 分子自组装的机理第8-12页
        1.2.1 氢键作用第8-9页
        1.2.2 π-π堆积作用第9-10页
        1.2.3 静电作用第10-11页
        1.2.4 金属-配体作用第11页
        1.2.5 疏水作用第11-12页
    1.3 外界环境对自组装的影响第12-14页
        1.3.1 溶剂影响第12-13页
        1.3.2 pH的影响第13-14页
        1.3.3 温度的影响第14页
    1.4 自组装形态第14-15页
    1.5 偶氮苯衍生物第15-17页
    1.6 偶氮吡啶衍生物第17-19页
    1.7 偶氮吡啶衍生物的应用前景第19页
    1.8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偶氮吡啶衍生物与HCl作用的自组装性能研究第20-3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实验部分第20-25页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20-21页
        2.2.2 实验步骤第21-25页
    2.3 自组装过程第2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5-35页
        2.4.1 核磁测试第25-26页
        2.4.2 自组装后的形貌第26-28页
        2.4.3 紫外可见光测试第28-31页
        2.4.4 化合物的光响应性研究第31-33页
        2.4.5 荧光测试第33-34页
        2.4.6 DSC测试第34-35页
    2.5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基于氢键复合的偶氮吡啶衍生物的光响应性和液晶性能研究第36-45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实验部分第36-37页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36-37页
        3.2.2 实验步骤第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4页
        3.3.1 红外测试第37-38页
        3.3.2 复合前后的SEM分析第38-39页
        3.3.3 化合物的光响应性研究第39-42页
        3.3.4 DSC测试第42-43页
        3.3.5 POM测试第43-44页
        3.3.6 圆二色谱的分析第44页
    3.4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含偶氮吡啶衍生物的有机小分子凝胶的合成及性能测试第45-57页
    4.1 前言第45-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46页
        4.2.2 合成路线第46页
        4.2.3 实验步骤第46-47页
    4.3 凝胶测试实验第47-48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4.4.1 CD谱图第48-49页
        4.4.2 化合物的热性能研究第49页
        4.4.3 荧光测试第49-50页
        4.4.4 量子化学计算分子第50-51页
        4.4.5 干凝胶的聚集形貌第51-52页
        4.4.6 干凝胶的XRD第52-53页
        4.4.7 流变测试第53-56页
    4.5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8页
附录第68-84页
致谢第84-86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亚胺直接氧化制备酰胺和P(NMe23促进靛红参与的[2+1]环加成反应研究
下一篇:聚溴化3-噻吩甲基-N,N-二甲基-N-烷基铵的合成及其在LGB光催化降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