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6页 |
1.2.1 摆线钢球减速器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摆线钢球减速器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摆线加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 第15-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摆线钢球减速器基本理论及分析 | 第18-35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摆线钢球减速器基本理论及结构 | 第18-25页 |
2.2.1 摆线钢球减速器传动原理 | 第18-19页 |
2.2.2 摆线钢球行星传动齿廓曲线 | 第19-23页 |
2.2.3 摆线钢球行星传动运动分析 | 第23-25页 |
2.3 摆线钢球减速器参数分析 | 第25-30页 |
2.3.1 减速器尺寸分析 | 第25-26页 |
2.3.2 摆线钢球行星传动连续传动条件分析 | 第26-30页 |
2.4 基于赫兹理论的接触分析 | 第30-34页 |
2.4.1 摆线钢球机构接触强度分析 | 第30-32页 |
2.4.2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摆线钢球接触分析 | 第32-33页 |
2.4.3 环线槽钢球机构接触强度分析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摆线钢球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 第35-54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遗传算法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3.3 优化设计模型 | 第36-43页 |
3.3.1 设计变量 | 第36页 |
3.3.2 分目标函数 | 第36-38页 |
3.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总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8-41页 |
3.3.4 约束条件 | 第41-43页 |
3.4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实例分析 | 第43-52页 |
3.4.1 设计变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 | 第44-48页 |
3.4.2 单目标优化分析 | 第48-51页 |
3.4.3 多目标优化分析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摆线钢球减速器虚拟样机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54-73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摆线钢球减速器样机设计 | 第54-59页 |
4.2.1 一级摆线钢球减速器 | 第54-56页 |
4.2.2 二级摆线钢球减速器 | 第56-59页 |
4.3 基于ADAMS的摆线钢球减速器仿真分析 | 第59-66页 |
4.3.1 摆线钢球减速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4.3.2 基于碰撞函数的接触模型 | 第60-61页 |
4.3.3 约束和载荷的施加 | 第61-62页 |
4.3.4 摆线钢球减速器仿真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4.4 输入轴模态分析 | 第66-69页 |
4.5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静力学分析 | 第69-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摆线钢球减速器摆线盘加工方法研究 | 第73-84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加工设备理论推导及方案确定 | 第73-77页 |
5.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73-76页 |
5.2.2 加工设备整体方案分析 | 第76-77页 |
5.3 摆线盘加工设备传动结构的设计 | 第77-80页 |
5.3.1 传动结构的设计 | 第77-79页 |
5.3.2 特定参数加工装置的设计 | 第79-80页 |
5.4 一级摆线钢球减速器设计软件开发 | 第80-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