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犬论文

犬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及两种治疗方法效果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1 犬肾脏结构与功能第12-13页
        1.1 犬肾脏的基本结构第12-13页
        1.2 犬肾脏的生理功能第13页
            1.2.1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第13页
            1.2.2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第13页
    2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及病因第13-14页
        2.1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第13-14页
        2.2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第14页
            2.2.1 肾前性病因第14页
            2.2.2 肾性病因第14页
            2.2.3 肾后性病因第14页
    3 动物肾功能衰竭的流行病学调查第14-15页
    4 动物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第15-17页
        4.1 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第15-16页
            4.1.1 手术方法第15页
            4.1.2 药物方法第15-16页
        4.2 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第16页
        4.3 中毒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第16-17页
            4.3.1 HgCl2急性肾功能衰竭第16页
            4.3.2 阿霉素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第16页
            4.3.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第16-17页
    5 犬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症状及诊断第17-20页
        5.1 临床症状第17页
        5.2 诊断方法第17-20页
            5.2.1 一般检查第17页
            5.2.2 实验室检查第17-19页
            5.2.3 其他诊断方法第19-20页
    6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第20-22页
        6.1 静脉输液治疗第20页
            6.1.1 静脉输液治疗的研究进展第20页
            6.1.2 静脉输液治疗的临床应用第20页
        6.2 腹膜透析(PD)治疗第20-22页
            6.2.1 腹膜透析治疗的研究进展第21页
            6.2.2 腹膜透析治疗的原理第21页
            6.2.3 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应用第21-22页
        6.3 其他方法第22页
            6.3.1 血液透析第22页
            6.3.2 肾脏移植第22页
    7 目的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犬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第23-41页
    1 材料第23-24页
        1.1 实验动物第23页
        1.2 主要试剂和药品第23-24页
        1.3 仪器设备第24页
    2 方法第24-27页
        2.1 安装留置尿管第24页
        2.2 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第24页
        2.3 动物临床表现和观察记录第24-25页
        2.4 血液指标的测定第25-26页
            2.4.1 样本采集和处理第25页
            2.4.2 生化指标的检测第25页
            2.4.3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胱抑素C(Cys C)的检测第25-26页
        2.5 尿液相关指标的检测第26页
            2.5.1 尿液采集及样本处理第26页
            2.5.2 尿常规的测定第26页
        2.6 组织切片观察第26页
        2.7 数据统计和处理第26-27页
    3 结果第27-35页
        3.1 临床表现第27-28页
            3.1.1 饮水量的变化第27-28页
            3.1.2 采食量的变化第28页
            3.1.3 尿量的变化第28页
        3.2 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第28-33页
            3.2.1 白蛋白浓度的变化第28-29页
            3.2.2 尿素浓度的变化第29-31页
            3.2.3 肌酐浓度的变化第31页
            3.2.4 磷浓度的变化第31-33页
            3.2.5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浓度的变化第33页
            3.2.6 胱抑素C浓度的变化第33页
        3.4 组织切片观察第33-35页
    4 讨论第35-39页
        4.1 注射庆大霉素诱发的犬肾功能衰竭第35-36页
        4.2 庆大霉素对犬临床表现的影响第36-37页
            4.2.1 精神状态第36页
            4.2.2 饮水及采食第36页
            4.2.3 呕吐第36-37页
            4.2.4 排便第37页
        4.3 庆大霉素对犬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37-38页
            4.3.1 庆大霉素对犬血液白蛋白浓度的影响第37页
            4.3.2 庆大霉素对血液尿素浓度的影响第37页
            4.3.3 庆大霉素对血液肌酐浓度的影响第37页
            4.3.4 庆大霉素对血液磷浓度的影响。第37-38页
        4.4 庆大霉素对犬尿液尿比重及尿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第38页
        4.5 庆大霉素对犬NGAL及胱抑素C的影响第38-39页
            4.5.1 庆大霉素对犬NGAL的影响第38页
            4.5.2 庆大霉素对Cys C的影响第38-39页
        4.6 庆大霉素对犬肾脏组织的影响第39页
    5 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两种治疗方法对犬急性肾衰的治疗作用观察第41-54页
    1 材料第41页
        1.1 主要试剂和药品第41页
        1.2 仪器设备第41页
    2 方法第41-42页
        2.1 实验动物分组第41页
        2.2 静脉输液治疗第41-42页
        2.3 腹膜透析治疗第42页
            2.3.1 腹膜透析管的安置第42页
            2.3.2 腹膜透析第42页
        2.4 血液相关指标的测定第42页
        2.5 组织切片观察第42页
    3 结果第42-50页
        3.1 临床症状第42-43页
        3.2 指标检测第43-48页
        3.3 组织切片观察第48-50页
    4 讨论第50-53页
        4.1 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犬临床表现的影响第50页
        4.2 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犬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第50-52页
        4.3 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犬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第52-53页
    5 小结第53-54页
全文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舍饲牦牛饲养投入品安全分析与潜在危害点控制
下一篇:聚多巴胺及其功能化微纳材料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