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言第8-12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二)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0-12页
第一章 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内涵及标准第12-18页
 第一节 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内涵第12-15页
  (一) 合作学习的产生与发展第12-13页
  (二) 合作学习的内涵第13-15页
  (三) 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内涵第15页
 第二节 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标准第15-18页
  (一) 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第15-16页
  (二) 对知识点的掌握第16页
  (三) 对价值观的认同第16-18页
第二章 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缺失的表现第18-24页
 第一节 课前准备不充分第18-19页
  (一) 导学案未完成第18页
  (二) 小组分工不明确第18-19页
 第二节 学生参与不均衡第19-20页
  (一) 学困生参与少第19-20页
  (二) 性格内向参与少第20页
 第三节 合作重点不明确第20-21页
  (一) 合作内容过多第20-21页
  (二) 讨论无关问题第21页
 第四节 学习反馈不到位第21-22页
  (一) 课堂缺乏反馈第21-22页
  (二) 反馈内容肤浅第22页
 第五节 合作评价不完善第22-24页
  (一) 评价主体单一第22-23页
  (二) 评价形式简单第23-24页
第三章 影响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原因第24-30页
 第一节 传统教与学方式的影响第24-25页
  (一) 讲授式教学法影响第24-25页
  (二) 接受式学习习惯第25页
 第二节 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第25-26页
  (一) 学生性格的差异第25-26页
  (二) 合作技巧的差异第26页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不合理第26-27页
  (一) 教学重点不明确第26-27页
  (二) 教学难点无突破第27页
 第四节 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第27-28页
  (一) 缺乏调控艺术第27-28页
  (二) 缺乏合作规范第28页
 第五节 合作评价体系的缺失第28-30页
  (一) 学生评价体系不全第29页
  (二) 小组评价体系不全第29-30页
第四章 提高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对策研究第30-49页
 第一节 建设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第30-32页
  (一) 小组规模适中第30-31页
  (二) 成员构成均衡第31页
  (三) 成员职责明确第31-32页
 第二节 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第32-35页
  (一) 优雅的班级环境第32-33页
  (二) 和谐的师生关系第33-34页
  (三) 互助的同学关系第34-35页
 第三节 “三自”学生的培养与评价第35-40页
  (一) “三自”学生的缘由第35页
  (二) “三自”学生的培养第35-37页
  (三) “三自”学生的评价第37-40页
 第四节 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第40-47页
  (一) 精当编制导学案第40-41页
  (二) 恰当使用导学案第41-42页
  (三) 导学案案例分析第42-47页
 第五节 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第47-49页
  (一) 评价原则多元第47-48页
  (二) 评价主体多元第48页
  (三) 评价内容多样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下一篇: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