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27页 |
1.1 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产生和发展 | 第13-16页 |
1.1.1 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 第13-14页 |
1.1.2 MRSA的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1.1.3 MRSA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 | 第15-16页 |
1.2 抗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药物现状 | 第16-21页 |
1.2.1 临床治疗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现有药物 | 第16-20页 |
1.2.2 抗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3 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1.3.1 非核糖体途径的合成产物 | 第22-23页 |
1.3.2 核糖体途径合成的产物 | 第23页 |
1.3.3 非肽类抗菌活性物质 | 第23-25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2 抗MRSA菌株SC-2的筛选、鉴定及理化因素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 | 第27-4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0页 |
2.2.1 抗MRSA初筛结果 | 第32-33页 |
2.2.2 抗MRSA复筛结果 | 第33-34页 |
2.2.3 理化因素对SC-2 菌株代谢物抗菌活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2.2.4 SC-2 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 | 第36-40页 |
2.3 讨论 | 第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SC-2 菌株发酵工艺研究 | 第41-5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3页 |
3.2.1 发酵培养基筛选结果 | 第43-47页 |
3.2.2 种子培养条件筛选结果 | 第47-49页 |
3.2.3 发酵罐发酵工艺优化结果 | 第49-51页 |
3.2.4 50L发酵罐发酵工艺验证 | 第51-52页 |
3.2.5 700L发酵罐工艺放大实验 | 第52-53页 |
3.3 讨论 | 第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枯草芽孢杆菌SC-2 发酵液抗菌粗提物的制备 | 第55-6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8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4.1.3 活性验证 | 第5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6页 |
4.2.1 活性物质的卷式膜浓缩 | 第58-59页 |
4.2.2 浓缩液脱色试验 | 第59-62页 |
4.2.3 大孔树脂法提取抗菌活性物质 | 第62-65页 |
4.2.4 活性评价 | 第65-66页 |
4.3 讨论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5 菌株SC-2 产抗MRSA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的初步鉴定 | 第69-85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2页 |
5.1.1 材料 | 第69-70页 |
5.1.2 方法 | 第70-71页 |
5.1.3 活性化合物结构的初步鉴定 | 第71-72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2-81页 |
5.2.1 抗MRSA有效组分的极性确定 | 第72-73页 |
5.2.2 SC-2 抑菌粗提物的硅胶柱层析分离及各组分的活性检测 | 第73页 |
5.2.3 SephadexG10柱层析 | 第73-74页 |
5.2.4 HPLC的制备 | 第74页 |
5.2.5 HPLC纯度分析 | 第74-75页 |
5.2.6 茚三酮显色鉴别试验 | 第75-76页 |
5.2.7 活性化合物G2-Ⅱ的结构鉴定 | 第76-81页 |
5.3 讨论 | 第81-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6 活性化合物G2-Ⅱ的含量测定 | 第85-93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85-86页 |
6.1.1 实验材料 | 第85页 |
6.1.2 实验方法 | 第85-86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86-91页 |
6.2.1 色谱条件筛选 | 第86-87页 |
6.2.2 方法学研究 | 第87-90页 |
6.2.3 样品含量测定 | 第90-91页 |
6.3 讨论 | 第9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7 活性化合物G2-Ⅱ体外活性评价 | 第93-99页 |
7.1 材料与方法 | 第93-95页 |
7.1.1 实验材料 | 第93-94页 |
7.1.2 试验方法 | 第94-95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95-98页 |
7.3 讨论 | 第98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8 全文总结及后续工作建议 | 第99-101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99-100页 |
8.2 后续工作计划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9页 |
附录 | 第109-111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1页 |